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秦帝国(精华版)(全5册) > 三、堑山堙谷 穷燕极粤 帝国大道震古烁今(4/6)
入蜀郡。此道北段乃陈仓道、褒斜道;自汉中郡开始,进入蜀郡段,称金牛道。其名称,源于秦惠王时张仪的金牛赚蜀五丁开路的传说。蜀道也是故道,一体纳入整合拓宽。

    其九,巴山道:咸阳,进入巴郡之山道。因此道南经大巴山,又经米仓山,后世称为米仓道。此道原本久有商旅踩踏,已形成行人山道,此次整修为栈路结合的坚实山道。

    其十,白水道:陇西郡上邽,进入蜀郡。因陇西牛马兽皮与蜀中米盐多有交换,商旅之路日见迫切,故勘定此道。从上邽(天水)南下,沿白水河谷越南山(秦岭),直入蜀中。

    十一,蒲津道:关中栎阳,通往河东地区。经下邽,过洛水,越过少梁山地,再过大河蒲津桥,抵达河东蒲坂。这是一条战火连绵的古道,是老秦国与老魏国长期拉锯的战场。如今一统,成为除函谷关大道外,关中通向山东的又一条大道。

    十二,武关道:关中蓝田原,经武关通向东南各郡。大道经蓝田谷,经武关,出东南,抵南阳郡与故楚荆襄地区,为关中通东南的最大出口。

    凡此十二条大道,均为关中通联天下的出口大道。就实际说,十二条大道没有一条是新拓道路,而是全部在旧道根基上拓宽、加固、整修,并建立严格的路政法度。此间拓宽、整修、建制之难,虽较整合山东旧道容易,然就其山川艰险而言,另有一番艰难。

    第三大层级:天下驰道,以四大驰道为交织干线。

    驰者,车马疾行也。驰道者,车马疾行之道也。今日话语,驰道便是帝国时代的高速公路。经审慎踏勘,这种驰道只确定了四条干线:

    第一条,出关驰道。咸阳至函谷关,东西方向。

    第二条,东穷燕齐驰道。函谷关直达燕齐,亦称秦燕齐驰道。

    第三条,南极吴楚驰道。函谷关直达吴越,亦称秦吴越驰道。

    第四条,南极海粤驰道。函谷关直达南海诸郡,亦称秦楚粤驰道。此道进入岭南,称之扬越新道[2]。这条大道的壮观景象,明末诗人邝露《赤雅》笔记云:“自桂城(桂林)北,至全湘七百里,皆长松夹道,秦人置郡时所植。少有摧毁,历代必补益之。龙拏凤跱,四时风云月露,任景任怪。予行十日抵兴安,至今梦魂时时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