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肃文治令颁行,天下士人大为震动,各郡县不时传出藏书世族纷纷逃匿的消息;然召士诏书一颁,还是大见效应,半年之内,士子们络绎不绝奔赴咸阳;秋风萧瑟时节,博士学宫已经聚集了千余名各色士子。一时之间,咸阳博士学宫生机勃勃,帝国文风大盛,完全掩盖了因焚书禁议而引起的朝野震荡。
博士仆射周青臣却很清楚,此番士子鱼龙混杂,不可能担负兴盛文明之重责;唯一的效用,是消解复辟暗潮与儒家名士对帝国新政的攻讦。然在对士子们一一登录清楚之后,周青臣又一次惊讶了——千余名士子中,竟有五百余名儒家士子,二百余名方士术士,三百余名占候、占气、占星与堪舆之士!其余诸如兵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农家、水家、工家、医家等政学派与实用学派,却只有百人上下。周青臣大觉蹊跷,反复勘验,仍然如此。数量最大的士子们,都自称儒家弟子,所习经典大体都是诗、书六艺,师从传承也都路径清楚,你能说他不是儒家士子?方士术士,则更是怪异,各个透着几分神秘,人人宣称自家有特异之能;一见周青臣,纷纷自请为皇帝祛除暗疾,为帝国禳福祈灾。占候、占气、占星、堪舆之士,则人人都说天机不可预泄,再问皆是望天不语。
周青臣大觉不是路数,当即禀报奉常,并上书皇帝,详细禀报了种种情形。上书末了,周青臣忧心忡忡道:“博士学宫本文明之地,近日已是怪力乱神充斥也!臣请:为博士学宫建立选士法度。若见人便纳,学宫必败也。”
未过三日,胡毋敬带来了一个“校士”大臣,博士学宫顿时乱了。
这位校士大臣,是御史大夫府的御史丞,冯劫的副手。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总司帝国百官之查核考校,职责重大,权力显赫。一入鱼龙混杂的博士学宫,御史丞之纠察威力,立即大显功效,旬日之内,立杀方士术士三十余人,博士学宫顿时人人惊骇。
在博士学宫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有两个人物开始了秘密谋划。
这两人都是博士,一名卢生,一名侯生。两个人物不大,效用非同小可,直接引发了一场千古铁血大案,堪称飓风起于青之末。故此,对这两个人物,得从头说起。
卢生,故齐国人,博士学宫儒学博士。侯生,故韩国人,也是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