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苗通便把新丰和大港的大部分守军调进了镇江城,只留下少量兵力把守原地。他还命令胡南安调遣两万多士兵前往新丰。
就在苗通率军进驻镇江城的当天下午,罗大刚就和吴如孝及其他太平军,全部乘船离开了。
罗大刚前脚刚走,苗通后脚就写了一封劝降信,派人送给了邓绍良。
邓绍良本来就因为孙仁的叛变,对苗通心怀不满,如今看到这封劝降信,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
邓绍良收到书信的第二天,便命令在新丰对峙的清军,向苗通的阵地发起进攻。
然而,新丰的清军将领忌惮安民军,只是象征性地进攻了几次。
三千多清军,竟然被两百多守军击退多次。不过,这些情况邓绍良就不得而知了。
邓绍良得知镇江的太平军大部已经撤离,立刻安排丹阳的清军倾巢而出,前往进攻镇江。
苗通看着激烈的攻城战,心中冷笑连连。
他早就通知胡南安率军前来,打算先围歼新丰的清军,然后跨过运河,经过东湖,包围所有进攻镇江的清军。
只见太平州的长江江面上,排列着三个用木船搭建的临时浮桥,桥上满是身着土黄色军装、头戴短檐帽的士兵,他们步伐匆匆。
不时还有骡马拖拽着大炮和简易辎重车架,在桥上缓缓前行。
每个桥上的士兵都手持火枪,腰间挂着军刀,虽然行进速度很快,却井然有序。只有偶尔传来的军令声,打破响彻在江面之上。
“胡师长,部队还要半个小时就能全部跨过长江,大概两个小时就能跨过太平州另一侧,到达大港东。”
一个侦察兵骑着马,匆匆赶到胡应泽身边,报告道。
胡应泽骑在马上,眼睛紧紧盯着行走的队列,头也不回地说道:“嗯,按照既定计划,所有士兵到达地点后,立刻进行下一步行动。时刻留意侦察信息和参谋部指令。”
那个侦察队长回应一声后,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转身跨上马匹,朝着远处疾驰而去。
胡应泽自从进入苏中后,便把所有其他职位都抛弃了,一门心思做起了职业军人。
他和苗强一样,都是师长,而且军衔还比制度规定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