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物证俱全,且有签字画押,下官依律行事,将其下狱。”他声音虽稳,心中却已翻江倒海,这才明白是为了林萧的案子特意叫自己来的,看来是张廷玉告的状,心中对张有德多了一丝记恨,但为什么誉王也在场呢?
王守义见人证物证都有,怕誉王不信:“杨大人,把案宗和证词拿来本官过目。”
杨廷玉又是一惊,林萧这案子他没有深查,便依钟康提交的证据定了死罪,如今寺卿要亲自过目,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
王守义接过卷宗,翻看一番,见证据确凿,签字画押亦在,不由看向誉王:“王爷,您看这证据……”他把证据拿给誉王,这下应该会让他无话可说了。
誉王只扫了一眼卷宗,眼底闪过一丝不悦,他根本就不在乎林萧杀没杀人,只是看重他的才华想借此拉拢,所以强行让大理寺放人。
但刚才对王守义施压不成,现在又见证据如此齐全,他若再强行让放了林萧,未免落人口实,说本王插手大理寺案件的审判,被言官知道了,还不得拼命参他。
于是他轻咳一声,退而求其次:“本王实在深知林萧人品,信他断不会做出此事,所以才有此问,既如此,不如唤林萧来问问,看他有何话说。”
杨廷玉这会才明白,不是张有德告的状,而是誉王提及的,心中暗自叫苦,原本只是按一封书信指示,匆匆依证据将林萧下狱,想借此攀上权贵,谁料竟引来誉王亲自过问。如今局面,他只觉如芒在背。
王守义只得命人将林萧带来。不多时,林萧被押入堂中。他身着囚服,双手双脚带着铁链。
见到誉王,他明白这是专门来救自己的,随即拱手道:“见过誉王殿下,见过王大人。”
王守义冷冷的问:“林萧,你趁夜色杀害钟子谦,如今人证物证俱全,你可知罪。”
林萧昂首挺胸的说:“下官冤枉!此案纯属诬陷,下官从未杀人,签字画押更是被人胁迫所为!”他声如洪钟,掷地有声,这个时候誉王在场自己更要借此翻案。
誉王眼中一亮,转向王守义,语气依旧温和,却带了几分不容置疑:“王大人,林萧既喊冤,案中或许真有隐情。不如给他些时日自证清白,也显大理寺公正。”
这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