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 第43章 蓝玉前往草原(1/3)
    这大同的危局,看来还是得想办法解决。

    朱元璋瞅着这一幕,沉着声说道。

    “蓝玉、徐达、汤和留下,其余臣工散朝该干嘛干嘛去吧!”

    等到百官像潮水一样都走光了,朱元璋看着在场的几人说道。

    “大同的危局必须得赶紧解除,但是京城的大军已经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就算紧急调动北平附近的驻军。”

    “差不多也有八百多里山路,这山路弯弯绕绕的,走起来可费劲了。”

    “关键是,北平只有三万大军,守着喜峰口那是轻轻松松、游刃有余,但是调走这支部队。”

    “那喜峰口的关隘可就像没了大门的院子,一下子变得空虚起来。”

    “那王保保可不是一般的三脚猫将军,肯定早就把各种情况都算计好了。”

    “要不然就得让黄河沿线的士卒先行开拔,和大同边军一起抱团守城。”

    “一直等到四十天后,京营的援兵赶来。”

    汤和听了朱元璋的话,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忙说道。

    “恐怕等到京营大军气喘吁吁地到达边关,大同守军和黄河沿线的援兵至少得损失五万人以上。”

    “陛下,要我说,那王保保既然跟咱们玩阴招,咱们还跟他客气啥。”

    “臣弟觉得,雄英的后两个计策那简直就是绝了。”

    “就算草原上死伤百万人又咋地,他们在咱中原这百年来屠杀咱们中原百姓,那人数又何止百万。”

    “如果,把第二计和第三计策一起用。”

    “臣弟拍着胸脯保证,最多到明年就可以把蒙元给彻底收拾得服服帖帖。”

    “至于那群迂腐的儒生说的有伤天和,臣弟可不这么认为,真要做了这事情反而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咱们建国创业,打造大明王朝,杀的人又何止百万。”

    “为了子孙后代能远离战乱之苦,臣弟可不怕担这骂名。”

    “功过是非,就让后人去评说吧。”

    朱元璋听了汤和的话,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最后沉声说道。

    “二弟,咱岂能不明白这些道理,但是你如今年纪大了,头发都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