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到这里,他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不安 。
朱元璋端坐在主位,郑重地看向朱雄英,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与期待。
“大孙,”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你先是气晕宋濂这位大儒;
然后又把衍圣公孔希学骂的吐血昏迷,你可以给皇爷爷说说,你到底想干嘛?”
“皇爷爷可不相信,你那什么离经叛道的论语注解。”
宋濂站在一旁,听到朱元璋的话,缓缓抬起头,目光默默地落在朱雄英脸上;
仿佛想要从他的神情中探寻出什么隐秘的心思。
朱雄英感受到众人的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挺直了腰杆,郑重地说道:
“皇爷爷,我只是想向您和朝廷证明,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一条错误的路。”
“这条路把汉族的思想禁锢了千年以上,让百姓一直处于愚昧状态。”
“孙儿要开民智,推翻这儒门学说一家独大的现象。”
宋濂听到朱雄英的话,如遭雷击,连忙喊道:
“使不得啊,皇长孙殿下,儒门学说传承千年以上,衍生了一个个世家和利益集团。”
“贸然推翻儒门学说,会动摇国本的。”
朱标站在一旁,听到自己儿子的这番言论,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
“雄英,你今天说的这些事情,父王大概是明白了,但是,有些事情要徐徐图之,急不得的。”
“否则,贸然动手,会适得其反。”
朱元璋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朱雄英,深邃的眼神中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朱雄英这个时候,目光坚定地看向朱元璋,说道:
“皇爷爷,孙儿可是看过史记,秦朝的时候,百姓住的都是转瓦房。”
“然而,从汉朝开始,老百姓再也住不起转瓦房了。”
“只能住土胚房,或者茅草屋,您可知这是为什么?”
“自从汉朝以后,哪怕是强盛的文景之治时期,还是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或者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时期,老百姓再也住不起转瓦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