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我儿子今年八岁,正是谈恋爱的年纪(2/4)
一整个下午,他们已经完全熟悉了这首曲子。
随着一阵风气,三人同时哈出了一口冷气。
梁佑华瘦削的手指按着笛孔,吹出零星的几个颤音,率先将众人带入了意境之中。
齐若雪抱着琵琶静坐红木椅中,银白发髻簪着翡翠,无论近看远观都像是一位出尘仙妪。
琵琶“铮”地轻响,齐若雪指尖轻轻搭在雁柱上,目光掠过工尺谱。
梁佑华笛声走商调,齐若雪琵琶补羽声。
二者旋律交织盘旋,陆辰拨出一指十三弦筝的韵调。
齐若雪的眼神飘忽在陆辰的弦上,古筝面板上残留下细雪融化后的水痕。
筝鸣!
众人一下子被拉入旋律之中。
如粗盐入凿,雪粒坠潭,静谧之处又被梁佑华的竹笛激得浮出水面。
三音齐出,竹笛琵琶交相呼应,如白莲绕青雾在筝起的泛音中打着旋。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竹笛交织其中,又忽如碎玉飞溅,三音流转,相互绕织直入云霄。
恍惚间,梁佑华与齐若雪对视。
忽有一丝当初二人还年轻时共奏《将军令》的残谱煮酒论乐之感。
转调!
梁佑华忽然一动,笛音逆转破碎幻象,琵琶轮指犹如脂白珠子颗颗散落。
二老眼神中,流出了一丝遗憾。
如几十年前,二人分别时那样,梁佑华坚持师徒传承而齐若雪则步入学堂,化身琵琶先生。
可……
这时……
陆辰腕底急翻,筝声陡转清越,笛音突然化作游丝在筝音粘合之下满地琵琶的散珠颗颗聚合,重新成串。
三件乐器,竟在《美丽的神话》副歌部分达成了微妙的平衡。
陆辰瞥见两位老人对视时眼角的泪光,突然明白这曲子竟无意之间弥补了他们年轻时未尽的合奏。
最后的长音里,曲子终究步入了终末。
于清平之末,筝音渐渐婆娑。
琵琶的余韵与笛声的震颤在古筝一十三弦上久久徘徊。
梁佑华摩挲着笛身一处泛着流光的部位,那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