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6章 几个蠢材!何足挂齿!?(3/4)
    许泽显得更不好意思了:“倒是没看错多少,在下不老,其他都对。”

    嘿嘿。

    郭嘉:“?”

    在曹操和荀彧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

    郭嘉已经秒懂并且率先鄙视了许泽。

    他太不对劲了。

    看起来就很憨厚老实,其实一肚子坏水。

    而且,总有一种和我非常心有灵犀的感觉。

    我为什么会瞬间读懂这话的意思?

    郭嘉陷入了深深地的反思之中。

    “袁绍,竟然弃如此贤才而不用,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一番酒宴,再到现在聚于小帐而谈,四人可谓是无话不说。

    虽然许泽大部分时候都属于气氛组,但还是很好的融入了进来。

    曹操已经认定,这三人都是不可多得的贤才。

    荀彧对天下事近乎无所不知,对各地人物的风闻知晓得比自己还详尽。

    郭嘉奇思颇多,知大势知时局,且在兵法上十分有见解,只是缺少领兵作战的实绩罢了。

    至于许泽,曹操对中山甄氏这几年逐渐复得地位也是颇有耳闻,竟都和这年轻人有莫大的关系。

    无极甄氏在甄逸死后一度中落,家业受阻,弱冠长子撑起族业。

    不过豪族一般世代姻亲,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许泽听完曹操的话,也是感慨道:“其实在下也为袁公想了大略,若以其名,阻隔贼匪,安定积粮,修耕植以蓄军资,只需三年,便可得良田百万亩。”

    这个田,还是军田。

    “到那时,每年便可得数百万斛,人心不聚也得聚。”

    别的地方没粮食,百姓迁徙也肯定往冀州去,他只要合理收治,分划治理,安排贤才以治理,人丁也能容数百万户。

    别说是成为一方诸侯了,自己当天子都只是时间问题。

    “子泓,竟有此略?”

    “可否,说与我听?”

    曹操心思大动,若有这样的计略,那可真是经国谋域之才。

    这种人才,你袁本初都不要。

    老哥人还真挺好的。

    【你与传奇名将彻夜畅谈,智力+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