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42章 抽丝剥茧,念头通达!子泓真是令人惊喜!(5/7)
没屠戮?没劫掠?”

    “怎会如此呢?”

    “可是消息有误?”

    陶谦一连数问,慌乱到差点忘记自己正在假装一位操劳过度而卧病在床的苍髯老臣。

    孙乾只是沉默了半晌,便摇头给了答案:“断不会有误,如今已是人心惶惶。”

    “绝不可能,曹操若是不劫掠,不以战养战,他如何能安置他收降的百万青徐贼呢?袁绍根本不会给他粮草!”

    “主公如何得知?”陈登敏锐的察觉到这句话的诡异,当即插嘴。

    陶谦神态慌了片刻,立即镇定道:“老夫早就料定,袁本初与曹操之间,看似同盟,实则暗地不和。”

    这个理由倒也还算说得过去。

    “他境内收成,以及各地豪族资助,完全养得起。”

    孙乾对兖州境内做过详尽的刺探调查。

    对于军屯的收成,亦是颇为惊叹,这些调查的汇禀之中,出现最多的名字,就是许泽。

    许子泓,一个被袁绍赶出邺城,直接不能得见的贤才。

    由此可见冀州袁绍是何等的虚有其名。

    许泽越是功劳伟岸、声望广博,就越显得袁绍何其可笑。

    陶谦直接站起身来,面色慌张的抓住了糜竺的手,颤声道:“如此,子仲便更要相助徐州了,若让曹操如此邀买人心下去,百姓……我等危矣!”

    他发现用百姓大义好像已经站不住脚了,连忙又换了一种说法。

    糜竺心里却不以为意。

    好像只有你危险……因为曹操还放言只诛恶首,不危及他人。

    这句话,耐人寻味。

    意思是他只要陶谦死,但徐州的利益态势可以不去清洗,甚至只做简单的划分,仅此而已。

    那么,士族就还是士族,糜氏的累世巨富也不会被劫掠充公。

    如此想着,糜竺点了点头,只说了句“尽力而为”这等模棱两可的话,不敢在陶谦面前许诺什么,他不会让整个糜氏陪着陶谦去送死。

    当然也不敢直接拒绝,他怕后堂忽然跑出来一堆刀斧手,将他当场砍死。

    陶谦此刻心思也乱,得到这一声回应之后,又看向孙乾,忙道:“公佑,你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