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51章 醒设江山计,醉卧美人膝(6/7)
勤政爱民、众贤得取民心,颍川士人才对兖州稍有改观,并夸赞兖于乱世,乃是宛若桃源之地。

    现在听来,荀彧心中颇为震荡不安,只觉背脊有种不自觉绷紧的感觉。

    曹操斜着目光,偷看荀彧一眼,笑道:“取颍川并非攻伐,平梁国之乱,交好陈王,与之共同平定汝南贼寇。”

    “袁术在汝南平贼不力!致以贼寇越发猖獗,陈王居于陈国只能自保其民,不可大肆征伐,如今可借陈王之名义,除贼扶汉!”

    曹操看向荀彧,似询问道:“文若,若是如此,兵马借道于颍川,暂居之可否?”

    荀彧松了口气,立身拱手,平静道:“颍川乃清流传承之地,古训贤论汇集,平贼之事自是当仁不让,岂容拒绝。”

    但是此后,就不知道了。

    他还是很担忧,一旦平贼之事结束,颍川诸多家族,是否会驱逐曹公,到时若是闹翻,还是会诉诸于刀兵。

    今年秋时已过许久,战事料想不会持续太长,应是趁冬日之前,向豫北插一根旗子。

    但走出这一步,应当会引起局势大动。

    想到这,荀彧的心思开始复杂起来,以心里推演未来局势之可能,同时思考对策。

    堂上,戏志才已在大谈军略,分派各部将领率兵两路,一路入驻颍川,另一路攻入梁国,第三路则是自沛国谯郡征募勇士,从南入梁国,击溃袁术驻于梁地的桥蕤部曲。

    待散议后。

    曹操留荀彧、郭嘉、戏志才、程昱以及许泽等心腹谋臣,亦是示意许泽上前说话。

    今日堂议上,许泽可是一句话都没说。

    荀彧目光平静的看向许泽,这是他最后的希望了。

    希望子泓能念在我待他真诚,为我解此两难,献折中之计。

    荀彧本人很多计策,但都不愿说出口,恐有损主之嫌。

    许泽走到荀彧旁,笑问道:“文若兄长,可是为平贼之后,若我军进驻颍川不走而发愁?颍川族老不喜曹军,心念他人,故而定不愿与我军为治。”

    荀彧不作声。

    其余文臣亦都盯着他看。

    半晌,荀彧嘴角微扬,气度如渊的问道:“那么,子泓以为此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