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看看这个吗?”
简沐涵走到那位高位截肢的人面前,指着立在一旁的假肢。
“可以、可以。”
那人头都不敢抬,声音细若蚊虫。
这种假肢,连瞿师傅当时说的四边形接受腔都不是,大腿部分是上下相邻的两圈圆形铁架,上面裹着布条用来调节大小,然后是竖直下来的支撑架,虽然做出了膝关节的样子,但是只有用力掰,才会弯折,
应该是为了方便坐下,实际上对于行走,没有一点帮助。
“这个地方,架着是不是很疼?”
简沐涵摸了摸最上面的铁圈,即使有布条包裹,她也能想象仅靠这一处,就要支撑上半身的重量,绝对很不舒服。
“能走就行了。”
虽然走起来幅度很大,剩余的骨肉压在上面很疼,但有了它,他可以摆脱拐杖,不当一个废物。
简沐涵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今天请大家来,是咱们军区进口了一种新的假肢制作材料,并且学习了一项新的接受腔制作技术,”
“接受腔的制作至关重要,一个和断肢完全契合的接受腔,可以让大家在运动过程中减轻疼痛感……”
“所以,您的意思是,要教我们制作接受腔,组装假肢?”
听简沐涵讲完,有人发问。
这间屋子被打造成工作室的样子,简沐涵当初在瞿师傅那边练手的一截小腿假肢也摆放在这里,
这会儿她拿着假肢起到一个演示作用。
“没错,咱们花国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战争,为抗战失去肢体的战士不计其数,”
“有些战士有条件,能够装配上假肢,也有些战士没有条件,”
原因很多,国家给的伤残津贴,不是每个人都舍得用在定制假肢上面的,也不是每个城市都有定制假肢的工厂和小作坊,
路途遥远,行走不便,再加上路费、食宿费,许多人也就放弃了。
“现在军部计划运用这批新材料和新技术在盛京办一家小型假肢制作厂,日后会尽量辐射到各省城,”
“所以,我们需要培养出一大批制作接受腔的师傅。”
“你们就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