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横征暴敛,奢侈豪靡,百无禁忌,苦的都是百姓。有对这种情况上谏的,梁武帝从来都不理会,不追究任何人的责任。当然他自己没有任何可指责之处,每日青菜白饭,生活简朴,有时甚至只吃一顿。衣冠被子可以一用几年,这样的皇帝也是少见的。
正是因为他这个脾性,侯景降梁时,朝中大臣多不同意,认为侯景来了‘乱事就要来了’,但梁武帝很高兴的接纳了侯景,封王封大将军,侯景并非乖顺的人,他降梁的方法用的是占领和夺权,先率兵占了寿阳,赶跑了寿阳监州事。这样便算是降了南梁,可见对萧衍是并无敬意的。换做其他皇帝定然要怒,萧衍不但不怒,反而顺势把这些封地都封给了侯景。难以理喻的是,侯景直接向梁武帝讨要一千匹锦为兵士做衣,又要求朝廷发兵器作为兵将配置。梁朝廷都一一照办,只是可能经费不足,把一千匹锦改成了一千匹青布。侯景还嫌朝廷给的兵器不好,要求京城的铁匠工匠都去寿阳打造兵器。梁朝廷也依言照办。于是在梁朝廷供给军需物资的帮助下,公元548年,侯景终于举兵返梁,史称‘侯景之乱’,‘侯景之乱’不仅活活饿死了八十五岁的梁武帝,还将整个南方陷入地狱,他行军的作风一向残暴,到了后来便越来越暴戾和猜疑,凡低声说话的都要连坐株连,用大舂碓舂死,纵兵抢掠,病者、伤者和死者堆到一起烧死等残酷暴行,数不胜数。至公元552年,侯景遇刺身死,无头尸身在建康示众的时候,片刻之间就被百姓撕成粉碎,‘侯景之乱’基本结束,虽历时不足四年,但使得江南经济文化遭到巨大损失。饿殍遍野。江南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堆,一二十年后都没能恢复元气。文人学士丧命者甚多,大量藏书亦于战火中毁佚。江南士族被屠戮略尽。侥幸身免的士族逃往江陵投靠荆州刺史萧绎,喘息未定,又逢萧绎被宇文泰的西魏军击败,大批被掳入关,沦为仆隶。南朝士族自此一蹶不振。从两晋到南北朝,士族可以说是经受了从北方到南方的一次重创,这也许是为推进改革社会举官制度,由一直以来的士族世袭推荐制,到后来的不问出身考试制做出了残酷的牺牲,这些都是后话不提。
却说这只是公元549年九月中旬,‘侯景之乱’虽然已经开始,但江南还是很美,高肃一行来到了建康。确实有些兵乱,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