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无力改变局势,但又不敢违抗命令,只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踏入洛阳朝堂。
同样,名士陈纪也未能幸免。陈纪品德高尚、学识渊博,被董卓任命为五官中郎将,意在借助他的名声安抚士人。陈纪接到任命后,内心十分纠结,一方面对董卓的恶行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担心拒绝会给家族招来灾祸,经过一番痛苦挣扎,最终还是无奈接受,带着复杂的心情赶赴洛阳。
名士韩融也被董卓任命为大鸿胪,负责外交礼仪事务。韩融虽满心不愿,但为了家族声誉,也只能勉强上任。
除了任用党人,董卓还对各地重要职位进行了重新任命,韩馥被任命为冀州牧、刘岱为兖州刺史、孔伷为豫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等。这些任命看似是为了稳定朝政,实则是董卓在安插亲信,以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
但董卓的这些举动不过是掩耳盗铃,他的残暴统治早已让天下人恨之入骨,这些表面功夫在众人眼中只是虚伪的把戏。
在京都洛阳,曹操默默观察着这一切。曹操,字孟德,虽出身宦官家庭,却胸怀大志、见识非凡。他深知董卓的倒行逆施已激起公愤,这样的统治必不长久,董卓迟早会走向败亡。
曹操不愿与董卓同流合污,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乔装打扮后悄然逃离洛阳。一路上他小心翼翼,避开董卓的眼线,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逃到陈留。
陈留地处中原腹地,交通便利、经济繁荣。曹操来到陈留后,散尽家财招募义军,准备讨伐董卓。然而仅凭一己之力,资金远远不够。就在他犯难之际,结识了孝廉卫兹。
卫兹是陈留当地名士,为人豪爽、乐善好施,对天下局势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见曹操胸怀大志、胆识过人,便决定倾力相助。卫兹不仅拿出自己的积蓄,还利用人脉为曹操招募士兵、购置武器装备。
在卫兹的帮助下,曹操很快组建起一支约五千人的义军。这支队伍虽人数不多,但都是曹操精心挑选,个个对董卓恨之入骨,士气高昂。曹操亲自训练军队,向士兵们痛斥董卓的罪行,激发他们的斗志,在他的带领下,这支义军逐渐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另一边,袁术得知曹操在陈留起兵讨董的消息后,心中燃起了斗志。他深知这是一个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