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是袁术袁公路 > 第65章 公孙瓒讨袁,袁绍谋和解(3/6)
之徒,致使丁原焚烧孟津,董卓趁机作乱,开启了天下大乱的祸端,此乃袁绍第一大罪。

    其二,董卓专权,无礼至极,甚至将皇帝作为人质。袁绍身为臣子,却不能运用权谋解救君父于危难之中,反而弃置符节,仓皇逃窜,有辱朝廷爵命,背离君主,此乃大逆不道,是为第二罪。

    其三,袁绍身为渤海太守,本应全力攻打董卓,却暗自扩充自己的势力,不与父兄商议,导致太傅袁隗一门被董卓杀害,此为不仁不孝之举,是为第三罪。

    其四,袁绍兴兵以来,历经两载,却不体恤国家危难,反而大肆扩充自己的势力,广积资粮,用于满足自己的私欲,对百姓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其五,袁绍逼迫韩馥,窃取冀州,还私自铸造印玺,每次发布命令都模仿诏书的形式,其野心昭然若揭,此乃谋逆之罪。

    其六,袁绍指使星象师观测天象,妄图谋取私利,还与他们勾结,贿赂钱财,共同谋划攻打郡县,此等行为,岂是大臣所为?

    其七,袁绍与故虎牙都尉刘勋共同起兵,刘勋降服张杨,屡立战功,却因一点小事被袁绍枉加杀害,袁绍听信谗言,助纣为虐,此为不义之举。

    其八,故上谷太守高焉、故甘陵相姚贡,只因袁绍贪图钱财,被他横加勒索,钱财未能凑齐,二人竟被袁绍杀害,此乃贪婪残暴之罪。

    其九,袁绍母亲本为傅婢,出身低微,而袁绍却凭借家族势力占据高位,享受荣华富贵,他只有向上爬的野心,却无谦逊退让之心。

    其十,长沙太守孙坚,曾领豫州刺史,他奋勇驱走董卓,清扫皇家陵庙,对王室忠心耿耿,功劳巨大。而袁绍却派小将夺取孙坚的职位,断绝其粮草供应,致使董卓久久不能被诛杀。”

    公孙瓒在檄文中还提到:“想当年,那古老的周朝渐渐失去往日的辉煌,政治局势日益衰败,王道的光芒逐渐黯淡无光。周天子被迫迁徙,远离了曾经的权力中心;而各路诸侯则纷纷背弃了对周室的忠诚。就在这天下大乱之际,齐桓公挺身而出,于柯亭之地立下庄重的盟约,号召各方力量团结一致,重振朝纲。与此同时,晋文公亦不甘示弱,他精心筹备并成功举办了盛大的践土之会,凝聚起更多志同道合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