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含秋伸手探探他的额头,滚烫,孩子发烧了。她赶紧将母子俩扶进屋里,给孩子把了把脉,才叫醒床上的逍遥寻,找来以前收藏好的草药,然后将煎药的方法仔细吩咐于那妇人,又将他们送出门口。妇人千恩万谢的别过周含秋,才抱着昆儿,转身匆匆离去。
妇人走后,周含秋一把拉住正向床榻走去的逍遥寻,想了想,下定决心道:“师傅,我想在这里开家医馆,给村里无钱治病的百姓看病,你觉如何?”
逍遥寻一听,立马来了精神,欣然道:“好啊,我看你练剑,早就看烦了,当初就说让你开医馆,还能养家糊口!”
“不过,你得帮我,我开药方,你配药!”周含秋以前见他教晓泗如何采草药,料想他一定懂医,眼下正好可以利用起来。
二人说干就干,逍遥寻从山上找来木料,做了两个高高的药架子,又将凉棚里的桌椅搬到院子中间来,放在药架旁边,还用剩下的木料树枝做成一架铡草机和一架捣药机。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天不亮就到对面的山崖上去采药,有时候清晨出去,晌午就回;有时为了寻一味难见的药材,出去就是一整天。回来后,一人做饭,另一人就忙着挑拣、翻晒草药,然后将翻晒好的草药分类归档地放在规定的药架上。
这样忙碌而充实的生活,一直持续到昆儿娘亲的再次到来。那天中午,周含秋正在院子里分拣早上采回的药材,昆儿娘亲一手拧着一只老母鸡,亲自来给周含秋道谢,感谢她对昆儿的救治之恩。
原来,那天她抱着昏睡的昆儿回去后,连忙将草药按照方法熬好让昆儿服下,昆儿服药后的第二天就混蹦乱跳,完全看不出刚刚生过一场病。
昆儿娘亲高兴地合不拢嘴,她在乡亲们面前将周含秋直夸得堪比华佗,简直就是神医在世,济世活佛。于是,周含秋的神医名号便如她和逍遥寻的美貌一般,很快地在这僻静的小山村里传播开来。
昆儿娘亲回去后不久,便有人登门求医。周含秋虽然在裴雪归处学得医术,并能将各种草药知识熟记于心,但毕竟从未正式给病人看病诊治过,刚开始心里难免瑞瑞不安。幸好逍遥寻在一旁抓药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夸赞一下“你这味穿心莲在此方中用的极妙!”或者“此处柴胡的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