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院,贾家。
再三刮了几遍粮缸,确认里面一点玉米面都舀不出来后,秦淮茹面带忧愁的跟炕边逗女儿的贾东旭道:“东旭,家里没粮食了。”
“没粮食了?”贾东旭疑惑的转过身,小声道:“我不是上周刚买的粮食么,怎么就没了。”
秦淮茹抿了抿嘴,眼睛往这个抱着棒梗坐在门口的贾张氏一瞟,虽没说话,但意思却很明显。
贾东旭看了看自己母亲敦实的体态,无奈的叹口气。
贾家很困难,起码三年灾害期间,真的是困难到要饿死人的地步。
贾东旭是轧钢厂职工,属于重劳动力,一个月粮食定量四十五斤,却要养活一大家子。
往年还好,他身为二级钳工,一个月工资三十八块六,粮食不够吃,多花点买点议价粮也就是了。
但灾荒这会,定量都不满,别说粮店的议价粮,就是黑市上粮食都没有多少。
上个月他去的时候,玉米面价格已经涨到八毛多一斤,堪比猪肉了都。
按这个价,他每个月就算所有工资全都买粮食,都不够一家人糊口,就这,还不一定能买的到。
在摊上今年小当刚出生,秦淮茹要补充营养不说,家里还有个贪嘴的老娘,日子可不就过不下去了么。
从年初定量下降开始,为了吃饭,贾东旭几乎已经把家里的积蓄都花在的黑市上,小当刚出生时,因为缺乏营养,秦淮茹当时连奶水都没有。
若不是易中海想办法让何雨柱帮衬他们家,经常带点厂里的剩菜和家里的粮食,小当估计都活不下来。
走到秦淮茹身边,看了看盆里为数不多的玉米面,贾东旭皱起眉道:“我先去师傅那里借点粮吧。”
求人终究是无奈之举,不过秦淮茹还是苦着脸点头,她是过过苦日子的,忍一忍无所谓。
只是为母则刚,家里还有孩子,总不能让他们也饿着肚子。
何况还有个贾张氏,自从生下小当,她在家里的地位就急剧下降,但凡缺了贾张氏一口吃的,饭桌上就阴阳怪气的指桑骂槐。
说什么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连饭都不给吃饱之类的,多少次的晚上都让她委屈的默默流泪。
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