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萦见赵玄祐也进了厨房,以为他饿得急了,忙将灶上的鸡汤端了出来。
“殿下也先入座吧,我取了碗筷便来。”裴拓说着,转身去一旁的柜子取碗筷。
赵玄祐跟在玉萦身后,忽而出声问道:“方才你们在说什么?”
你们?
玉萦一愣,旋即明白他问的是自己与裴拓的对话。
“裴大人在问京城里的事。”玉萦答道。
“你怎么说的?”
“一切顺当,无人伤亡。”
赵玄祐还欲再问,赵岐急吼吼地追了过来,跑到他们前头,抢先落了座。
赵玄祐不再多言,坐到了赵岐身旁。
玉萦侍立在旁,见桌上有酒壶,便为他们斟酒。
赵岐瞥她一眼,从她手中夺过酒壶,道:“杵在这里作甚么?今日是为你们接风,赶紧坐下。”
“我也坐下?”玉萦望向赵玄祐,见他并无反应,遂坐到了他身旁。
与赵玄祐同桌吃饭本是常事,但与别府之人同桌,却是头一遭。
不多时,裴拓端了碗筷进来,分发给众人。
“许久未下厨,手艺生疏,耽搁了时间,还望见谅。”
赵玄祐淡淡道:“裴大人有心了。”
桌上摆的都是家常菜,红烧豆腐、香干炒肉、糯米肉圆,还有那道炒糊了的醋溜肉片和玉萦端来的鸡汤。
“比那两个婆子烧的菜顺眼多了。”赵岐在厨房忙活了许久,又被烟熏了眼睛,早已饥肠辘辘。
当下顾不得叙话,端起碗便吃。
赵玄祐今晚格外沉默,只动筷子,不发一言,玉萦自然也闷头吃饭。
不知是她一路奔波太过劳累,还是裴拓的手艺确实了得,除了那糊掉的醋溜肉片,其余菜肴皆十分可口,她吃了两碗饭,又忍不住喝了碗鸡汤。
赵玄祐与裴拓皆不语,待赵岐吃了个半饱,放下筷子与玉萦说话,席间的气氛才渐渐融洽起来。
赵岐本是少年心性,吃饱喝足后,与玉萦说起街上有家酒馆的米酿极好,又说旁边的羊肉串也好吃,要带她去买。
“去吧,米酿是黑水县特产,我也尝尝鲜。”赵玄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