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漫长而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之中,有一段令人痛心疾首且难以忘怀的篇章——那便是司马氏所背负的沉重罪孽。其中,一个洛水之誓成为了他们背信弃义的开端;一次当街弑君之举更是将其丑恶嘴脸暴露无遗;再加上那场惨绝人寰的五胡乱华,司马氏就这样被死死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之上,任凭岁月如何流转、后人怎样努力,都无法将这耻辱抹去分毫!
话说当年,司马家竟敢公然在闹市街头行弑君之事,这一暴行发生于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统治之下。当时在位的皇帝乃是曹髦,他虽是傀儡之身却有着一颗不甘屈服的心。甘露五年(公元 260 年),曹髦毅然决然地召见了王经等一干忠臣,悲愤交加地道出那句千古名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面对如此决绝的曹髦,王经苦苦相劝,恳请皇上莫要意气用事。然而,曹髦心意已决,全然不顾自身安危,亲自率领着宫中为数不多的宿卫以及众多奴仆共计数百人,义无反顾地踏出宫门,向着司马昭进发,欲以死相拼来扞卫自己作为帝王的尊严。可惜啊可惜,最终这场悲壮的抗争还是以失败告终。
司马昭闻知此事之后,心中大惊,他深知不能让曹髦得逞。于是当机立断,派遣中护军贾充带领着数千名精锐士卒迅速赶赴南阙,试图阻止曹髦的行动。
此时的曹髦,满腔怒火,手持宝剑,亲自上阵与贾充所率的军队展开激烈拼杀。只见他身形矫健,剑法凌厉,每一剑都带着无尽的愤怒和决绝。而贾充的部众们见此情形,皆被曹髦的气势所震慑,竟然无人敢贸然上前迎战。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成济焦急地向贾充问道:“大人,如今局势如此危急,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啊?”贾充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沉声道:“司马公平日里供养尔等,不就是为了应付今日这般局面吗?事已至此,还有何疑问可言!”
听到贾充这番话,成济略一犹豫,但很快便下定决心。他猛地抽出腰间那柄锋利无比的长戈,大喝一声,如猛虎般朝着曹髦猛扑过去。曹髦见状,连忙挥剑抵挡,然而终究寡不敌众。只听得一声惨叫响起,长戈无情地刺穿了曹髦的身躯,鲜血四溅。可怜这位年轻的皇帝就这样当场惨死在了乱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