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怀太子李贤,表字明允,乃是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所诞育的第二个儿子。
自小起,李贤便展露出超乎常人的聪慧机敏,其容貌举止端庄高雅,举手投足间尽显贵族风范,因而深得高宗皇帝的钟爱与赏识。
在上元二年的时候,原本作为储君的太子李弘突然猝死,这一变故使得宫廷局势骤变。在此情形之下,李贤顺理成章地被册封为新的太子。
在他担任监国之职期间,处理各类纷繁复杂的政务时都能够得心应手,应对自如。其所作所为均颇为得当,且合乎礼法规范,充分展现出了其卓越不凡的政治才华。
以至于当时朝野上下对他赞誉有加,纷纷称赞道:“贤于处决,甚为当时所称”。
然而,李贤的才能远不止于此。除了在政治领域有着出色表现外,他在文学方面亦颇有造诣。
他广纳天下英才,将当时名噪一时的学者如张大安、刘讷言等人招致麾下。众人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对范晔所着的《后汉书》进行详尽的注释工作。
经过他们长时间的精心钻研与不懈努力,最终完成的注释堪称详细而又精准无误,为后世之人深入研究《后汉书》这部史学巨着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参考依据。
也正因如此,这一注释成果被后世尊称为“章怀注”,并得以流传千古,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然而,李贤这位大唐的太子殿下,其通往皇位的道路可谓布满荆棘、崎岖难行。彼时,武则天的权势日益膨胀,她对于权力的渴望和掌控欲已经到达了极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贤与武则天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紧张起来,两人的矛盾也愈发不可调和。
而在武则天的身侧,有一名术士名叫明崇俨,此人深得武则天的信赖。
明崇俨私底下常常发表一些言论,譬如夸赞“英王(李显)长得很像太宗皇帝”,又言及“相王(李旦)最为尊贵”等等,但唯独对身为太子的李贤未曾表示过丝毫的推崇之意。
这些话语传到李贤耳中,使得他的内心开始变得惶恐不安。
时光荏苒,转眼来到了调露二年(公元 680 年)。这一年,明崇俨竟然遭人暗杀身亡。武则天听闻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