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盘点的太子是雍正皇帝的孙子,乾隆帝的第二个儿子——爱新觉罗·永琏。这位皇子可不一般!他是乾隆与富察皇后的爱子。
不少人都曾言道:倘若这永琏未遭不测、能平安长大成人,那么毋庸置疑,他定然会成为继乾隆之后的大清皇帝。
且说这永琏,乃清高宗乾隆皇帝膝下的次子,后来还被追加谥号为端慧太子呢。他降生于雍正八年(公元 1730 年),生母正是那位温婉贤淑、德才兼备的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自小,永琏便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聪慧才智,其言行举止亦是端庄得体,如此出众的表现,不仅让祖父雍正皇帝对他疼爱有加,就连身为其父皇的乾隆皇帝也是格外喜欢。
想当年,雍正皇帝甚至亲自为这个孙儿赐名“永琏”。要知道,这“琏”字在古时候可有着非凡的意义,它代表着宗庙之中用于盛放黍稷的一种极为尊贵的器物。
由此可见,从一开始,雍正皇帝就对永琏的未来充满了殷切期望,并将这份厚重的期许融入到了他的名字当中。
乾隆元年(公元 1736 年),新君登基不久的乾隆皇帝便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密定爱新觉罗永琏为皇储。
此时的大清朝,秘密立储制度已然施行,其目的就是要规避皇子们因争夺皇位而引发的惨烈争斗。对于这位被寄予厚望的皇子,乾隆帝可谓是宠爱有加,极其重视。
乾隆帝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决然地将那道关乎大清未来的传位诏书悄悄地放置在了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之所以如此行事,乃是因为乾隆帝坚信永琏无论是品德还是才学,皆出类拔萃,堪称众皇子中的佼佼者。在他眼中,永琏具备着成为一代明君的潜质与素养。
可惜啊,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乾隆三年(公元 1738 年),原本健康活泼的永琏竟不慎染上了风寒。
起初,众人都以为不过是一场小病罢了,岂料这看似不起眼的病症却如恶魔般迅速蔓延开来,病情急剧恶化。
宫廷御医们虽竭尽全力施救,但终究回天乏术。可怜的永琏,年纪尚幼,仅仅只有九岁,就这样在病魔的肆虐下离开了人世。
永琏的骤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