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诸如孟初春学习不如孟初夏好,脑袋不如孟初夏灵光等等,这些话在天长日久的埋怨和不满当中,变成孟初春心底最深的愧疚。
是他夺了孟初夏的念书机会。
所以孟启举全家之力支持孟初夏去念书的时候,他二话不说,更加卖力的去做苦活,就是为了能补偿一下这个弟弟。
然而到了这一天,孟启把家里全部的银子用在了孟初夏身上,不仅如此,还卖了他们这些年来攒下来的地,甚至于这间生活了十多年的房子,就是为了能给孟初夏弄个小小的县令。
孟初春低着头,不甘和愧疚感在心里不断的交织,却又在孟初夏的言语刺激下,不断的蒸腾,直逼得这个汉子,眼睛都红了。
而在一旁的沈氏,却是气的浑身都发抖,然而她明知道孟初夏说的不对,却是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说一下孟家这群人。
孟初春是长子,在孟家还没有没落的时候,他虽然没享受过什么锦衣玉食,但是日子也要比在这穷山窝窝里好,但是他不善读书,脑袋不灵光也是事实,然后他十五岁,改朝换代,孟启站错队受到牵连,被先帝一口气撸了个干净,然后孟家被逐出族,流落到凌家塘落户,这一段时间孟家所有人都是吃了很多苦的。
有些人就是这样,他们困在困境当中不会反思自己所思所为,只要这个时候有个途径让他们发泄,他们就会一个劲的埋怨。
比如孟初夏心里,孟初春才是他最大的障碍,孟初春没用又笨,却得到了最好的条件,占用了他的一切资源。
又比如孟启,他从来不觉得是自己有错,所以他把错误往别人头上归,是他老师选错了,他才跟着走错,是他小儿子运道不好,毁了孟家一家的运道之类……
再比如林氏,只是个懦弱妇人,却在日复一日的穷苦生活中走不出来,又被孟启刻意引导,把一切错处都归在孟初冬身上。
但是孟初春不像孟启也不像林氏,他又老实脑子转的又慢,有些话听久了,他就真真切切的生出了愧疚来。
就先说这些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