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辉煌。
这里直到阿玉奇汗之前一直叫做王罕萨莱,不过等伟大的阿玉奇汗一死,汗国由于频繁的内斗造成实力大减,俄国人便趁虚而入。
以前,在阿玉奇汗时代,虽然他们也臣服于沙皇,但也就是羁縻而已,最大的代价就是参与俄军的对外征伐,虽然知晓俄国人利用战争消减他们青壮人口的不良居心,但通过战争中的劫掠和赏赐得到财物也是他们所需要的。
于是,追随俄军与瑞典人、奥斯曼人作战实际上是你情我愿的事情。
阿玉奇汗一死,其嫡系子孙为了汗位大肆争斗,导致汗国内部四分五裂,俄国人先是试探向王帐所在地派遣全权大使,大使一般由阿斯特拉罕军团指挥官或副指挥官兼任,他们在萨莱设有设有办公场所。
一开始,大使都是阿斯特拉罕、萨莱两头跑,到了喇什时代,土尔扈特汗国正处于最衰弱的时候,于是大使便成了常驻的,俄国人将大使的办公地点称为维特梁卡,到了喇什时代,人们已经忘却了“王罕萨莱”,只记得了维特梁卡。
阿玉奇汗时期曾在这里建造了木城,到了喇什时代俄国人干脆将大使的办公地点搬到了木城,自然是便以就近监视大汗以及汗国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构扎尔固(类似于八王议政一般的委员会)。
他们扶持了上任大汗旺布的孙子(非贾恩子孙)策伯克道尔济担任扎尔固首领,又拉拢了和硕特部的大台吉扎木杨、杜尔伯特部大台吉策丹道尔济,加上俄国人的代表杜丁,一下就在八扎尔固中占据了四个位子。
于是,在涉及到汗国国计民生的大事时,喇什并不能一言而决,往往有很多掣肘,加上迄今为止俄国人并没有将那套象征着汗位的衣服、马刀、权杖赐给喇什,他的头上只有一个“土尔扈特督办”的名头,更是让不少牧户看不起。
这才是喇什父子一门心思想离开俄国,回到以前牧地的重要原因。
不过,对喇什有利的是,部落的大喇嘛、扎尔固之一的罗布臧丹增肯定是站在喇什这一边的,他的威望几乎与大汗、扎尔固首领并驾齐驱,于是,至少在军队上喇什还是能做主的。
罗布臧丹增,算起来还是乞塔德的叔父,阿玉奇汗庞大孙子群中的一位立志于在欧洲弘扬藏传佛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