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 第200章 盐政始治(2/3)
贾纷纷眼热,加入了航海之列,沿海州府甚至出现了土地荒芜的情况,再加上官盐私买,期间利润远远大于种地所得,铤而走险者比比皆是。

    除了这个现况之外,还有一个大环境: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

    朝廷南渡后,福建变得人稠地狭,寻常百姓想要出头唯有读书一条路可以走,且历代福建人也十分争气,从前朝的闽人不知学转变成如今的科举第一大路,进士最多的地域。

    究其原因除了朝廷政策的大力扶持之外,更多的是这些百年崛起的商贾凝聚成的宗族之家。

    人活一世的追求无非是开枝散叶,荣耀门庭,进而受后人景仰,不管是虚荣心也好,或是钱财多的无处使唤也罢,反正这些宗族之家都在大力扶持福建学子晋升为朝廷官员,而问题恰恰出在了此处。

    常言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受了宗族培养的学士一朝出头便会和这些宗族形成强有力的利益网络,即便在铁面无私,公心公欲之人也有过去,也有不堪之时,所以福建人最好不要在福建当官,这是对朝廷最有利的局面。

    “福建的宗族门庭对朝廷,对大宋都是一件好事,唯独对福建人不是一件好事,此事你我心知便可,除了这二人之外,王使君还有何人选?”全绩从来没有想过动这些宗族的利益,海商利润在外,纳税在内,无论从推动地方,或是朝廷所得,都没有理由去限制海上丝路,相反朝廷应该大力支持,推出更多的利商政策,所以全绩的重心一直放在盐务上。

    “刑部郎官范仲和,大理寺司直游景仁,此二人皆是名门出身,饱受理学之士,且官风正直,可有一番作为。”王居安把这些年来看好的人物一一说给了全绩。

    “范钟、游似吗?那就范钟吧,即日本将便会像官家谏言,调范钟来福建,王使君可安心俸祠治学了。”全绩卖给了王居安这个人情,范钟若是能处理好福州事务,日后必定官运亨通,而王居安这个举荐人也多有好处。

    “世人常言全帅是大宋的北命星,今日一见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全帅在,大宋必得盛世之日。”王居安由衷的赞叹道。

    “哈,王使君谬赞了,这种事谁人又能知道呢,也许全某此行此举会将大宋送入万劫之地。”大动作意味着大风险,全绩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