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一时爽,但问题接踵而至。
役夫是安排上山了,州府的差事有了交代,但侯通开始向杨彦全哭穷。
砦者,驻军之地。寨者,军民两用。
固封山以砦为称,实则规模已与大寨相当,其中居住的军户有投亲的、旧山民、逃难者甚至有一些户籍不明的嫌犯。
这就导致了州府定额的土地不足以养活这么多人,其间侯通也向州府申请过多要一些耕田。
但固封山比邻汉水岸,岸边的土地多肥沃,土豪哪里愿意松手,土豪通过不断的贿赂官吏让割田之事一拖再拖。
军户无奈之下只能开耕山坡薄田,但这些田亩产量不高,赋税却与河岸肥田相当,几番征税后,军户们也不愿再开垦,甚至都不愿承认薄田是自己家的,谁爱种谁去种吧。
这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后果就是军户都吃不饱,更别提供养砦上驻军,于是乎州府既要管砦军吃喝,又要接济军户,弄的州府不堪重负。
这也是砦寨为什么一直削减的原因。
州府供的吃力,只能报到省路。运转司几经考量后做了一个决定:由光化州府管驻军粮草,由襄阳府接济军户。
接济一词就用的很巧妙,主动权完全在襄阳府手中,给多少粮食,什么时候给,都是屯田司决定的。
襄阳府当然不会派人来询问军户是否缺粮,那么就需要有人求上门去,为军户们乞讨些粮食回来。
以前这件事都是侯通负责的,他在砦寨经营了十几年,对襄阳府的公吏十分熟悉,知道哪里使上钱就能得到粮草。
但杨彦全昨日当众打了侯通的脸,侯通当然要想个办法报复,于是就把这档事丢给了杨彦全。
三月末,杨彦全送陈玲回光化城,之后坐船顺汉水而下,前行襄阳府。
襄阳城,京荆第一城,千百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一面靠山,三面环水。瓮城就修了三座,包彻砖墙,城垣筑楼,又延两翼雁翅城,与樊城互成抵角,可谓牢不可破。
襄阳城又是京西南路治所、襄阳府治所、京湖屯田治所,汇聚屯田司衙门、转运司衙门、州府衙门等,淳佑年来人口一度达百万,京湖无出其右者。
出渡口,入长街,两侧商户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