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甲若是到了李怡菲的手里,她肯定不会安分守己地待在封地守卫边疆。
而入境劫掠的匈人还不能不管。
所以留给她的就只有一个选项了。
那就是调动中央神策军,派遣神策军去驱逐匈人收复失地。
【你提出这一方案的瞬间,就引起了光昌帝的反对,光昌帝警告你这种做法极其损耗国力,神策军远征一次消耗的钱粮和人力都是天文数字。】
【如今正值秋收,大军前进势必会影响沿途各城镇的秋收工作,而且大军出征没有规划,势必要对百姓加征钱粮。】
【百姓今年又要防着匈人,又要服徭役供给大军行动,还要多缴税弥补军费。】
【他知道你们姐妹有矛盾,但是大局为重的情况下,还是先恢复代州军的军饷和军粮供应。】
【光昌帝不支持你的建议,你要如何应对?】
“父皇,你为什么非要逼我?”
顾及君臣,父女之礼,李婉筠本不想对自己的父亲动手。
但是任由李瑾瑜和李怡菲这些藩王做大会有什么后果,上轮推演她已经用掉头来领教了。
别人虽然都说她固执,迂腐。
但她李婉筠从来不在一个坑里摔倒两次。
以前收拾不了你是因为洛尘,现在没了洛尘还收拾不了你?
“既然你这么做,那我也只好请父皇去游船了!”
【光昌十六年,秋。光昌帝游船归来非常开心,遂下令魏王为太子,节制天下兵马。魏王下令出动神策军征讨进犯匈人。】
诸王在国政上斗得不可开交。
洛尘这边的压力就轻了许多,再没有被魏王找过麻烦。
而他也反过来利用了魏王的通关文牒,每次当地的百姓苦苦挽留洛尘留下来为他们主持公道。
洛尘就可以拿出文牒说事,最后民众全都认为魏王不是东西。
难得有洛尘这么一个大善人,但是却被朝廷如此对待。
这天下,果然如洛尘所言时日无多,兵病火水即将四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