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果真名副其实!”蔡邕连连点头,赞不绝口,“此曲气势恢宏,意境深远,非胸怀壮志之人,不可奏出如此气魄!”他看向袁尚的眼神,愈发欣赏。
蔡琰美眸流转,再次看向袁尚,眼神中充满了探究:“袁公子,这曲子……似乎与寻常琴曲大为不同,不知……公子可否再奏一曲?”
袁尚微微一笑,明白蔡琰是被他的琴艺所折服,之前的偏见已然消除。他心中一动,想到了另一首曲子——《女儿情》。这首曲子柔情似水,婉转动人,与《十面埋伏》的阳刚之气截然不同,或许能展现他更为全面的才华。
“既是蔡小姐有兴致,晚辈再献丑一曲。”袁尚再次坐到琴前,指尖轻抚琴弦,这一次,琴声变得柔和起来,如涓涓细流,缓缓流淌,又如春风拂柳,温柔细腻。
这首《女儿情》,少了金戈铁马的激昂,多了儿女情长的柔情。琴声婉转悠扬,如泣如诉,将女儿家的细腻心思,表达得淋漓尽致。琴声时而低吟浅唱,如少女的低声倾诉;时而缠绵悱恻,如情人间的依依不舍。
蔡琰再次被袁尚的琴声所吸引,她闭上双眼,静静聆听,仿佛沉浸在一个充满柔情蜜意的梦境之中。她的心湖,也随着琴声的波动,泛起阵阵涟漪。
一曲《女儿情》终了,书房内再次陷入寂静。这一次,气氛却与之前截然不同,少了激昂,多了柔情。
蔡邕睁开双眼,眼神中充满了惊叹,他看向袁尚,仿佛在看一件稀世珍宝:“显甫贤侄,你……你真是让老朽大开眼界!想不到你不仅武艺超群,学识渊博,琴艺也如此精湛,真乃天纵奇才!”
蔡琰也睁开了眼睛,看向袁尚的目光,充满了钦佩与赞赏。她之前的偏见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对袁尚才华的深深折服。
“袁公子,你……你这两首曲子,真是太……太动听了!”蔡琰由衷赞叹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动。
袁尚谦逊一笑:“蔡小姐过奖了,不过是雕虫小技,不足挂齿。”
蔡邕摆摆手,正色道:“显甫贤侄不必过谦,你的琴艺,已臻化境,绝非雕虫小技。老朽活了半辈子,还从未见过如此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他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缓缓说道,“显甫贤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