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袁尚:揽尽江山与美人 > 第171章 流民潮涌,困境思变(上)(1/4)
    甲子,暮秋。

    冀州刺史府内,袁尚手持一卷竹简,眉头紧锁。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斑驳地洒在案几与地面,映照出他专注的神情。

    自查田令颁布以来,已过半月有余。世家大族纵有千般不满,表面上也不敢公然抵抗。然而,袁尚却愈发感到一种隐藏在平静表象下的暗流。

    他手中的这卷竹简,正是各县呈报的流民情况。

    “冀州南境朗陵县,一日内涌入流民三百余人,多为逃荒之民,请示安置…”

    “元氏县报,西来流民已达千人,县令无法妥善安顿,请刺史府拨粮…”

    “高邑县流民日增,现有帐篷不足,恐生变故…”

    竹简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类似的情况,几乎遍布冀州各郡县。这些流民如潮水般涌入冀州,不少是听闻袁尚分田改革的消息而来,希望能获得一块田地安身立命。

    “若处理不妥,恐怕世家就要借题发挥了。”袁尚放下竹简,轻声自语。

    他抬头望向窗外,庭院中落叶纷飞。秋风萧瑟,预示着一个寒冬的到来。若不及时安置这些流民,冬日将至,必生大乱。

    “来人,请徐先生前来议事!”

    不多时,徐庶匆匆步入书房。作为冀州别驾从事,这半月来他一直在奔走各地,监督查田令的执行情况。

    “主公唤我前来,可有要事?”徐庶行礼问道,脸上还带着风尘仆仆的痕迹。

    袁尚指了指案几上的竹简:“元直,你看看这些。”

    徐庶拿起竹简快速浏览,面色渐渐凝重起来:“流民问题确实棘手。以往年景不佳时,各地流民便会四处逃荒。今年加之主公推行改革,分田惠民的消息传开,更是吸引了大批流民前来冀州。”

    “邺城周边情况如何?”

    “邺城因为主公亲自坐镇,政令通畅,流民倒是安置得平稳。我们将他们编入各个工坊,或参与城防修筑,以工代赈,情况比外围县郡要好得多。”徐庶回答道,“然而,邺城的容量毕竟有限,若流民持续涌入…”

    袁尚起身踱步,手指轻敲桌面:“我担心的正是这点。冀州改革刚起步,内部就已经面临世家的暗中掣肘。如今这些流民涌入,若处理不好,必定会被世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