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实力足够强大,冠绝天下的时候再站出来,那才是稳健。
至于现在,他的战力应该已经越过杨林,就是不知道比之罗成怎么样?
这种事情,还是要比过才知道。
念及此处,马展倒也没有太过拘束,只是微微拱手,谦虚道:
“父王过誉了,儿臣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杨林微笑看着他,朗声道:
“谦虚不是坏事,但在本王看来,以你的天赋,怕是用不了多久,实力就要胜过本王了。”
显然,杨林很清楚他的战力,并不会比现在的魏文通强多少。
马展能够与魏文通平分秋色,面对他也有一战之力。这让杨林心生唏嘘,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坏消息。
再怎么说,马展都是他的义子,是他培养出来的猛将。
一直以来,杨林的愿望都是希望,为大隋培养更多的人才。
马展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杨林希望这不是结束。他想要在有生之年,看到大隋变得更加强盛,走得更远。
听到这话,马展又谦虚了一番,这时候也没什么好争强好胜的。甭管未来发生什么变化,他也不会忘记杨林对他的培养。
马展可不是背信弃义之辈,他在大兴城,对杨广说的那些话固然有些浮夸,但其中不乏马展肺腑之言。
简单说定此事,杨林并没有纠结,他恍然说道:
“对了,在你们押送皇纲去大兴的这段时间,本王带着叔宝,将山东贼寇清扫了一遍,虽然未必彻底,总归是捉拿不少响马。
叔宝说他母亲将要六十大寿,便是先回历城了,本王虽然不便前往,但你们兄弟之间,多亲近亲近不是坏事。
所以,本王打算让你们二人,再往历城县走一趟,替本王送上一份贺礼。”
听着杨林所言,马展稍有意外,难怪他没有看见秦琼,原来是先回历城县去了。
仔细算算时间线,确实该到秦母大寿的时间了。也不知道单雄信等绿林豪杰,现在到了没有,他们得知尤俊达之事,又会怎么做?
原着之中,隋唐乱世便是从此开始,单雄信等人为了营救尤俊达和程咬金,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