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冬至宴
大唐天宝十四载,西京长安。
长安百姓,已经有数代未曾经历兵戈动乱,自生至死,尽在太平盛世之中。
但这太平盛世,背后却是举国口五千二百万余的赋税,尽数压在七百六十六万二千八百人的肩头,天下百姓疲矣。
而在范阳,一位名唤安禄山的胖节度使,望着大唐这头肥硕的大鹿,贪婪的目光一日更甚一日。
天子虽然年近七旬,仍旧精神矍铄,牢牢掌控着手中每一分权力。
但,年事已高的他,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接班人。他对太子,并不满意。
原因很简单,不类己。可若是太过类己,英明神武,李隆基恐怕又会担心的睡不着觉,毕竟他的皇位,就是从父亲手中,用兵戈夺来的。
冬至日,大唐最为重要的节日。
华清宫中,这位天子看着膝下承欢的稚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兴之所至,李隆基在与高力士一阵耳语,意欲考校诸皇孙的才学,以备从中选出合适的接班人。
随后,高力士呵呵笑道:“圣人有谕,华夷同轨,四海升平,众皇子皇孙许其自上封事以言事,以刺今世,圣人亲览之,其文辞佳者,圣人乃有所赐!”
在李隆基的打算中,皇位的角逐者,应当从文章的佼佼者中选出。
正如科举考诗赋策论、帖经墨意,能够考上进士的未必是人才;可若是连这样考试都无法通过的人,多半不足以担起大唐的重任。
诏敕宣下,殿中瞬间沸腾起来,生在皇家,人人都是人精,圣人此举,即便是十几岁的稚童,也能看出其中目的。
一尊高高在上的圣人宝座,执掌天下最为繁盛的帝国;君临天下、万国来朝的荣光诱惑着在场所有的李氏子孙,除了李倓。
众人的目光一齐汇聚在高力士身上,不过却有一人没精打采,显得很是困倦。
眉目疏朗,相貌堂堂,剑眉与高居御座的天子如出一辙,却昏昏欲睡,无精打采。
“三郎……醒醒,圣人有谕,要做诗赋,别睡了。”太子长子广平王李俶戳了戳自己的弟弟建宁王李倓,把李倓从似睡非睡的梦境中唤醒。
诗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