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目,连连摇头,通篇千余言,未言一事。
朕若是想听歌功颂德之语,翰林学士谁不必永王做得好?
等待时间略久,李隆基忍不住又拿起了李倓的上书,对三幅图愈发满意,提笔在白纸上临摹下来。
片刻后,高力士带着八名健硕内侍归来。
“圣人,文档取来了。”
高力士怀抱一摞目录,身后是推着两个被内侍推动的书架,高约丈五,宽有两臂,储存着李隆基索要的文档。
“替朕查一查,建宁王上书所言之事,是否有误。”李隆基轻声说道,他虽然不是刻薄寡恩的天子,但多疑却是身为皇帝无法避免的特质。
高力士躬身应命,替李隆基在汗牛充栋的文档中,一册册寻觅数据。
良久之后,在神采奕奕的李隆基注视下,满身灰尘的高力士,终于将数据统计完毕,奉至李隆基案头。
“三郎,建宁王上书具为实事,安禄山所掌兵马,不容小觑。”高力士轻声禀报,令李隆基对李倓愈发满意,同时对他多了一分好奇,太子如此怯懦,为何建宁王有如此胆识,竟敢直言安禄山谋反?
唐人奴婢呼主人,多以排行加郎君称呼以表示亲近,李隆基排行第三,自然被称呼为三郎。
当然,也只有亲信奴仆有资格如此称呼皇帝。
李隆基笑道:“明日一早宣建宁王觐见,朕有话问他……再挑几件朕的东西赏赐他。”“喏。”高力士记在心里,明日一早就去十王宅,带着赏赐宣召建宁王觐见。
高力士余光扫过,心说:陛下的御剑和玉带都不错,近来道士进献的丹药也不错……
与此同时,刚刚做着美梦的李倓,却被老爹李亨从被窝里揪了出来。
“汝究竟写了什么,惹得陛下不悦?”李亨皱眉问道,他也把李隆基宣召李倓的目的,当成了当面训斥。
李倓打着哈欠,眼皮眨了几下,捂着眼说道:“没写什么,我又不会作诗,难道还能写反诗不成?”
“三郎究竟写了什么,圣人若是不快,咱们举家都要遭殃。”李俶眉头紧锁,显得很是恐惧。
作为李倓的长兄,如果李倓犯了事,自己全家都跑不了。“没写什么,就是推测了一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