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遍塞下。”
李倓的奏疏,严格说起来出彩之处并非预言安禄山谋反,毕竟朝中弹劾安禄山者数不胜数,李隆基早就不感觉稀奇;李倓奏疏让李隆基心悦之处有二,一则满朝皇子皇孙,尽是歌功颂德之语,唯有李倓一人言及实务,二则三幅饼状图,让眼花的李隆基得意轻松阅览,开创先河。
“可是……”李倓还想劝说,却发现自己无话可说。
正如李隆基所言,安禄山此时还是大唐的忠心耿耿的重臣,在边庭杀了一辈子胡人,军功赫赫,卫国戍边,功成名就,是无数边军的偶像,如果因为安禄山有谋反的可能就杀了他,天下谁还敢为大唐效力?
等着功高震主一命呜呼吗?
而且李隆基也不愿意成为冤杀功臣的昏君,在他看来,安禄山虽然手握十八万大军,但是大唐龙武、羽林诸军也不是摆设,安禄山怎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谋反?
建宁王毕竟还是稚嫩,需要历练。“朕多年未曾巡边,讲武阅兵亦终止十数年,唯有重用安禄山等边将,才能让天下武人与朕同心同德!”李隆基感叹道,他讲安禄山当成了千金马骨,只要安禄山在,天下武人就不会背弃自己。
“近些年来,安禄山奏报的战士军功,朕一概允准,便是令天下人知晓,朕未曾忘却武人。”
李倓一听,顿时懂了。
老板拿出个例子,只要天天996,就能和他一样,升职加薪成为总经理,把本该分给员工的薪水,变成了自己游轮豪车,整日谈理想讲抱负,丝毫不见升职加薪,从手指缝里漏出一点,还要员工感激涕零,美名其曰:企业文化。
而在大唐,只需要替换几个关键词就可以无缝衔接。
皇帝祭出安禄山,告诉天下将士,只要奋勇厮杀,就能爵列郡王,官封节度,执掌一方。把应该用在赏赐天下将士、抚慰天下百姓的钱财,变成了梨园,变成了杨贵妃身上锦绣绮罗,口中岭南荔枝。稍稍免除税赋,便要史官浓墨重彩记录下来,传之万世,美名其曰:盛世风貌。
李倓大声说道:“圣人,想要马儿跑,就要给马儿喂饱草,看着别的马吃草可不行!”
“天下人能糊弄一时,难以糊弄一世,圣人对安禄山再好,将士也不会感同身受,安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