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螳螂捕蝉
“十八郎若是再迟疑不决,便木已成舟,难以回天了。”杨国忠将屏风缓缓撤去,露出此人的真容。
正是李隆基的第十八子,杨贵妃的前任夫婿,大唐寿王、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使寿王李瑁。
“孤……”寿王李瑁仍旧沉吟,而一旁的杨国忠并不催促,自顾自的煮水烹茶。
炭火熊熊燃烧,烧的陶瓮通红,而在陶瓮之中,清澈甘润的泉水正汩汩作响,仿佛正从泉眼涌出,令人心旷神怡。
伴随着泉水沸腾的“咕咚”声,杨国忠悄然开口:“十八郎,建宁王而今已然身居羽林中郎将,日伴天子左右,若不早除,日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大王置身如何?”
李倓在李隆基身侧担任羽林中郎将,已然让杨国忠万分警惕;李倓不懂得这个官职的意义,但是杨国忠对此却门清的很。
贵妃韶华不再,年过三旬,天子的宠幸,早已不如天宝初年那样。
值此之时,李倓本就敏感的身份,更让杨国忠忌惮,甚至生出了谋逆之心。
太子即位没有杨国忠的好果子吃,永王李磷登基,同样不会给杨国忠善终。
这一点,杨国忠已在崔素的言语中感受到。
永王只想将自己当刀使,借刀杀人!
待到太子被杀,皇位易主,自己这柄利刃,就会被弃之敝履,再难翻身。
“孤再想想。”李瑁接过杨国忠递来的杯盏,轻轻摇头;李瑁平素宽仁,待人有礼,退让君子之风,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不擅长决断的人,想的太多,却不敢下决断。
当然,这也是杨国忠愿意扶持李瑁的原因之一。
毕竟,没有哪个权臣愿意自己扶持的是一代英主,无时无刻不想着灭自己三族。
李瑁这样于是三思、四思犹不能下决断的皇子,是杨国忠最愿意扶持的人选。
而在此时,长安城务本坊,右羽林大将军高仙芝的府邸,灯火通明。
虽然因为滥用武力,征讨无度被罢免安西节度使的职务,但高仙芝仍旧担任右羽林大将军的要职,身居高位,此前功勋依旧作数,并未被清算论罪。
“阿爷,圣人连夜宣召阿爷,多半是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