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这两日李繁花日日去,胡大娘家去操持着一日三餐。
刘大爷的味蕾大大的得到了满足,看到李繁花就笑,而李繁花家因着这些时日的收入,过的总算不似之前一般艰难。
现下其实也是一个两赢的局面,只是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今日便是胡大娘一家要搬去何林县上的日子了。
早早的鸡刚打鸣,胡大娘家门口便停了一辆马车,虽说不算多么的华贵,但是在这年头,用马车还是很费钱的,先头胡大娘说儿子孝顺有出息,眼下一看果真如此。
而李繁花这边,昨日便得到了胡大娘的消息,早早的准备好了胡大娘一家要在路上吃的干粮。
那边胡大娘家门口的马车刚刚停好,这边李繁花就把家中准备好的干粮立马拿到了,胡大娘的家里。
“奶奶,这里是之前你托我给你们准备的一些干粮,我做了一些蛋烘糕,一些馒头,还有一些饼子。”
李繁花这几日天天服用山上采摘的灵芝,说话已经日渐利索了,现在说起话来,几乎毫不费力,与正常人无异。
“好好好,繁花呀,你快回去歇着吧,据说现在身子已经好多了,但还是不能放松警惕呀,还是要多养养。”
胡大娘拍了拍李繁花的肩膀,随即跟想起什么似的,又对李繁花说起来。
“先头我和你娘说的那事儿,你娘和你说了没?”
“说了。”李繁花点了点头。
李繁花知道,胡大娘是说的,当初她刚醒来时,胡大娘和李母说的那件事。
巷井村在大业国的最北边,这里的村民大多数是靠着农耕为生的,因此,每人每年要交一笔农耕税及收成的十分之一,现在恰好临近年关,正是快收税的时候。
本身,李繁花一家是逃难来到巷井村的,村长好心将村头这处破屋分给了李家母子三人,但是村里却无多余的耕地了。
按理说,李繁花家是不需要交这个税费的,因为在年头统计人口的时候,李繁花一家三口是未有被统计上。
但是不知道是哪家搅家精,看不得别人好,愣生生把李繁花一家三口报上去了。
现下,李繁花一家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交了这笔农耕税以及税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