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说这些的时候,脸上木然,不戚不悲。
这个男人的心已经跟随着家人的离世变得无比麻木。
他说,他们整个村子七百多口,有一口气又又走不动道的老人只能留下等死,没有饿死还能行动的大都出来逃难了!
还有的挺而走险,成群结伙冲向地主家,要么把地主家的人打死拿到粮食得以残喘,要么被地主家的护院打死,要么在拿到粮食后又被别的抢掠者打死,或被官府拿住问罪……
许多农民因灾荒而破产,流离失所,形成了大量的难民潮。
事实上,蝗灾也加剧了社会矛盾和经济困难,对当时的社会稳定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江河的印象里,农历7月至9月,也是秋季蝗灾的主要时间段。
明代的徐光启曾描述蝗灾为“凶饥之因”,并指出其危害程度甚至超过水旱灾害。史书中也有大量关于蝗灾的记录,如“六州大蝗,食草木牛马毛皆尽”、“飞蝗蔽日,声如雷,食尽稼,赤地如焚”等,这些描写都生动地反映了蝗灾的惨烈景象。
现在已经进入了农历六月末,那些“飞贼”马上要来到安南了!
这个时候没有飞机喷洒农药,没有生物杀虫剂,更没有海量的鸡鸭来进对蝗虫进行捕饲!
历史上,人们曾利网具等工具进行人工捕杀,或直接用布围扑打。但这种方法适用于蝗虫数量相对较少或无法飞行的情况,效率较低,体力消耗大。
还有火烧法,利用蝗虫的趋光性,在夜间点燃篝火引诱蝗虫,然后将其焚烧。但白天情况下来烧就没有什么卵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