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家人就占了全村过一半的人口。
万门屯人民公社的主要劳动力都赞成,这个决定自然就促成了。
萧建业想在半个月之内,把村民们都培训好,让他们能根据土地情况去选择种植的间隙,密度。
如何挑选合适的玉米品种跟红薯品种,这也是一大学问。
萧建业先是查看了本村的玉米品种,发现它们玉米杆子高,下面叶子又比较疏松,很适合搭配种红薯。
萧建业最后选择了一款亩产一千斤的红薯品种。
万门屯人民公社共有一千两百亩土地,其中有六百亩中了玉米地,六百亩中了春小麦。
因为担心村民们不懂得如何科学施种,萧建业先是让每户出一个人,每天都到开全村大会的地方学习半小时的如何科学施种,如何精细整地。
原先用来写思想宣传的小黑板,上面的标语被擦掉了。
取而代之的是关于种植的画图,提示。
为了防止村民们白天上工回来太累了,不想学,偷跑回家。
萧建业又每天拿出两斤野猪肉,让村民们认真听讲后抢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将获得半斤野猪肉的奖励。
村民们都想吃肉,要不是萧建业限制了每户只出一个人学习,他们都想全家上阵,把两斤野猪肉都拿回家。
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每天的学习大会上座无虚席。
不到一周的时间,在场所有学习的村民,几乎都能掌握间作种植玉米配红薯的原理,知道怎么整理田地,怎么分配作物的距离跟密度。
萧建业都觉得这段时间,他充当了村里的扫盲工作。
毕竟不少人就学会了“间作种植”,“玉米”,“红薯”,“整田”等专业术语。
当看到萧建业表示已经没有东西可以传授时,众人还觉得可惜,可惜没有这种拿野猪肉的好事了。
逗得萧建业笑出来,直说等下次冬小麦跟豌豆混种的时候,还会再学习的。
众人的眼神就又擦亮了起来。
等到萧建业忙了好几天,才发现今天是林卫东出院的日子。
自己几天都没来医院看,出院说什么也得亲自去接。
萧建业骑着单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