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风暴,即将来临。
朝会当日。
太和殿内外,戒备森严,气氛肃杀。
文武百官依序立于殿中,鸦雀无声。
丞相及其党羽昂首站在前列,脸上带着志在必得的傲慢。
他们率先发难,呈上了连夜伪造的“铁证”——赵康与敌国将领的“通信信件”,以及几位被收买或胁迫的“证人”。
“陛下!证据确凿!赵康通敌叛国,罪不容诛!”
丞相声音洪亮,响彻大殿。
他得意地扫视着群臣,仿佛已经看到了赵康及其家族覆灭的下场。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一声通报。
“前朝元老,石公,觐见——”
话音未落,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身着素袍,拄着拐杖,在内侍的搀扶下,一步一步,缓缓走入大殿。
正是隐居多年的石公!
满朝文武皆惊。
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已经多年不曾出现在朝堂之上了,今日为何会突然出现?
丞相的脸色微微一变,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石公并未理会众人的目光,径直走到大殿中央,颤巍巍地行了一礼。
“老臣,参见陛下。”
皇帝连忙道:“石老请起,赐座。”
石公谢恩,却并未落座。
他没有立刻带上韩鸣和赵雪儿,也没有直接呈上证据。
他先是抬起头,用那双虽显苍老却依旧锐利的眼睛,看向丞相。
“丞相大人,”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方才所言,赵尚书通敌叛国,可有确凿实据?”
丞相强自镇定:“自然!人证物证俱在!”
石公点了点头,随即转向皇帝。
“陛下,老臣以为,丞相所呈证据,破绽百出,不足为信。”
他没有慷慨激昂,只是用平缓的语气,凭借自己多年的为官经验和威望,条理清晰地逐一驳斥了丞相刚才呈上的所谓“证据”。
他指出信件中不合常理之处,点明证人证词中的矛盾与漏洞。
他的分析丝丝入扣,令人信服。
丞相的脸色越来越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