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整理干净,分类放到一堆,抬头跟李二柱说话的同时,将钱袋打开放在锅台上。
哗啦一声,铜板撞击出脆响。
听起来少说也得有上百文。
那些都是要给他们的吗?
小孩儿们这会惊喜得大气都不敢喘,各个攥紧了拳头,眼睛死盯着谢宁,生怕这个大败家子反悔跑了。
“柱子哥,你家有秤吗?”
李二柱媳妇常年卖鸡蛋和给村里人做衣裳,木杆秤是家中常备。
“有,你等我!”
李二柱去的快回来得更快,他媳妇田氏听见动静过来看一帮孩子站着,她扫了一眼谢宁道:“高高给孩子们秤,别占小孩的便宜!”
“哎,嫂子,晓得的!”
“来吧,称重!”
谢宁怕自己看不准木杆秤,便让李二柱把着秤,自己算账数铜板。
李二柱让秤杆高高的,开始挨样称重,“牛舌草十二斤七两,松针四斤半,蛇舌草二斤。”
“牛舌草十二斤七两给你算十三斤,松针四斤半凑个整五斤,蛇舌草二斤……”谢宁在心里估算很快数出了相应的铜板,拍了拍张大宝的肩膀,“挺能干啊!张大宝同学!”
张大宝紧张的呼吸都像是要停了,他眼圈都激动得发红,不由得大口喘息,舌头打结地跟谢宁说:“那、那叔你会给我多少钱?”
“十三文!”
都是眼巴巴等着铜板的孩子。
谢宁一点没磨蹭直接扣开张大宝黑乎乎,攥得登登劲的拳头,把铜板全放在他手心里,揣好了啊!丢了我可不管赔!”
张大宝哪里见过这么多的钱?
沉甸甸的铜板就压在手心里,那从未有过的分量,让他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张大宝呼吸急促,把铜板在手心里搓了又搓,紧得生怕一眨眼功夫钱都飞了。
“宁、宁叔……”
“啊……?”
谢宁继续给下一个孩子称重,谢小树不服输地盯着张大宝,心里暗暗比较,他比张大宝大了一岁,村里差不多大的孩子,就只有张大宝不服他,他俩时不时的要较量一番。
谢宁叔的铜板已经给了张大宝。
十三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