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 第45章 县考第一场(3/4)
目。

    听起来简单,但要求韵脚,平仄齐全,不少人都被难得抓耳挠腮。

    谢宁停下笔,闭目养神一会,静静地听着书写声,还有屋檐滴水的声音。

    就在他看似体会春意的时候,殊不知,一道目光从考场的上方投来。

    付博先手边放着谢宁的档案,谢宁十九岁,第一次参加县考,清水镇二道沟村村民,父祖上五代皆为赤贫。

    一个普通农家小子,远亲近邻没一个能跟医道搭上边的,竟还能练得一身好医术,付博先能注意到谢宁,并非是因为他拿一手正骨,而是他能到云州来就是因为拔毒药方。

    这拔毒药方竟然出自这年轻人之手。

    而且谢宁坐在一种表情紧绷的考生中间,脸上的从容淡定,就像是这样的情况他已经经历了多少次,与周围的人太格格不入。

    “付老,您是看好这位叫谢宁的学子?”

    县考一般由当地学政主持,一年一次的考试,知府只负责查看最后的结果,去没想到前朝帝师竟突然到了云州,要亲临县考,亲自查看。

    付博先是谁?

    那是教到过先帝,先太子,辅佐过三代帝王,门生故吏满布朝野的时任翰林院大学士的当世大儒。

    这么一尊大佛突然亲临县考现场。

    这叫云州知府谭佑铭怎能不重视。

    “并无。”付博先眼眸一阖,眼角的皱纹都带着一股令人肝颤的冷肃之意。

    谢宁出考场的时候,还在回想最后一道题。

    他改了一首清代咏春诗——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少年意气,又不失春情豪放。

    他穿越的这个大宴朝,社会文明明显在元明之前,他不信清朝的诗句也有人听过。

    即便听过,诗句经过他的改换,也没了抄袭嫌疑。

    “谢宁!”

    “谢宁这儿呢!”

    时候已到了下午,谢大利和李二柱热的一身汗,已经脱掉了棉外衣,就在不远的大树根底下朝他招手。

    “考的咋样?”

    李二柱张嘴就着急。

    谢大利连忙送上热水,“在里头吃东西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