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都别吵!”
对面学子中一直坐着的少年人,起身朝着谢宁微微笑得礼貌,“谢兄,在下白城赵斌,早闻谢兄双案首之名,今日一见果然才思敏捷过人,方才谢兄这道题,实话讲,我也得回家请教先生。”
“圣人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谢兄能出得如此难度的题目,想必也能答得出。”
“这是自然!”
“那便请谢兄尽抒高见,好叫庞兄和其他学子也都见识谢兄高才。”
“高才不敢当!”
谢宁瞧了这赵斌几眼,这人一身气度不俗,张口也没想其他人那般吟吟犬吠,一番话下来,虽没明着向着庞智等人,但也是个和稀泥的。
满场的学子嗓子眼跟堵了快大石头一样。
就听谢宁悠悠地道:“《易》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礼》云\"王中心无为,以守至正\"……圣人之治,本乎天而效乎地,稽之往古,……尧舜率天下以仁,禹汤文武因时制宜……”
“非特耳目之聪,乃圣德之本体……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此达天听之谓也;禹闻善言则拜,汤日新其德,此通民隐之实也……”
一片策论,谢宁几乎没有下笔作答的思考空间,慢条斯理,引经据典,中间没见一点打结,就这样口述出来。
鸦雀无声不足以形容此时安静的场景。
对面学子,震惊之余,几乎能听得见身边之人的心跳声。
李武和李成勇叔侄,更是被谢宁惊得说不出话来。
李武武人一个,兵书他倒是倒背如流,但经典子集的这些套题弯弯绕绕,经谢宁的口说出来,其中有一大半他都不懂,他只觉得谢宁厉害。
简直太厉害了!
这般口才,这般盖过所有人的才思不亏是他李武的救命恩人!
李成勇也是一样,他与谢宁还有在场的学子,同为同届考生,彼此之间的学问有差距,大榜前十名差距也是微乎其微,这篇策问对于他们这些学子的难度,他简直太知道了。
他谢宁……谢宁竟然脱稿而出,并且中间没有半点停顿。
对面的季俊山更是,衣袍地下的拳头都要在掌心扣出血。
他与刚才庞迪作答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