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 第64章 官府嘉奖,纹银二百两!(1/4)
    村里其他村民听闻,谢氏要盖学堂,谢家的男丁全都可以去上学,不用拿束修不说,一年到头就拿点笔墨的钱,纷纷求到谢克忠这里。

    让他们的孩子也有机会念书。

    谢氏一族之所以能拿出钱来,那是因为公中有地,外加谢宁填补。

    其他姓氏的也想来参合一脚,村里姓谢的当然不干。

    两方人马差点没干起来。

    都是一个村的,若谢克忠只是谢氏一族的族长,那还好说,拒绝了便是,没半个人说个不字,本来就是他们一姓自个的事,旁人的只有羡慕的份。

    但他是村长。

    谢氏的男丁有了学上,全族有了希望,都是一个村的其他孩子眼巴巴瞅着,谢家的男丁上学,其他同龄男丁还在地玩泥巴,怎么说都有点于心不忍。

    所以谢克忠又到了谢宁这里,让他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盖族学的决定是他跟谢宁俩人下的。

    谢宁也是负担了费用的大头。

    这事他谢克忠一个人决定不好,还是得来听听谢宁的意思。

    谢宁掏钱办族学,本来也不为别的,在这个世界里,他是个孤儿,没爹没娘没依仗,便是他一个人单打独斗,闯下来一片江山,日后的子孙后代,也仍旧是枯木孤单。

    那个季军山就是最好的例子。

    日后若是他谢宁的儿子出生,有了这个学堂,日后但凡学堂出头的学生,有了建树必然回报族中,那他的儿子,他的后人,必定是第一个享受红利的人。

    至于村里其他姓氏的孩子……

    谢宁想了一下告诉谢克忠说,他们也可以来上学,不过学堂每月一核不过就撵回家去,若不甘心,还想继续上学,那就拿钱,一次一百文,笔墨午饭全都自掏腰包。

    爱念念,不念拉倒!

    院试就在五月初三。

    谢宁虽然上次在酒楼压了他们一头,但文学之道,还是那句话,永无止境。

    学堂翻盖好之前,他一直闷在家里,埋头苦读,又把四书五经翻来覆去过了一遍之后,他开始按照李家拿回来的历年真题,从院试的开始做,乡试,会试的真题,也开始研究答题思路。

    所有科举能考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