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 第59章 蓬莱酒楼(2/5)
给廖吉昌弄出来什么,提高粮食产量的肥料和法子。

    这意味着什么?

    治理一方,钱粮乃是首要,这里面重中之重,所有一切的来源可是土地,可是粮食!

    若谢宁的法子真的能让粮食增产三成,不用多,不出五年,他们西北就能成为大宴最有实力的州府,养兵赋税,发展地方哪一样不得从粮食上来?

    谢宁今个这一出,简直是给他大大的争脸了。

    “今日出门仓促,这玉佩你先收下,我瞧你面善,赠你做见面礼!”

    谢宁眼眸倏然一亮。

    这块玉佩可是比李武当初那块成色好上太多了,再加上李武又在旁边疯狂使眼神,

    谢宁不收就是傻的。

    他淡笑着,不卑不亢接下玉佩,道:“多谢廖世伯玉佩我就先收下了。”

    “我的天!”

    李成勇在一旁羡慕的都要流口水了。

    那可是西北节度使的玉佩!

    有了这块玉佩,可以说以后只要是西北地界,但凡谢宁遇到什么麻烦,只要出示这块玉佩,各地衙门就没有不好使的!

    这可比他们李家的白牌子强太多了。

    酒菜上齐,李成勇和李武说了几句场面话活跃气氛,之后廖吉昌抿了一口酒,状似无意地问谢宁,“外面都言你的案首是舞弊得来的,这事你怎么看?”

    谢宁已经连续拿了县试府试双案首。

    按照以往科举的惯例,只要他下一场院试没有发挥失常,名动西北的小三元就是他的。

    小三元!

    若科举拿下此等成绩,名望地位也就随之而来,且不论六元是否有机会,便是往后科举的每一场考试,阅卷官到最后排名的时候,都会留意他,可以说绝对是一把登天梯。

    谢宁倒对此淡然得很。

    他道:“小三元名头固然好听,也是光耀我谢家门楣的大事,但科举之路又岂止府试、院试,学问高深与否重在学以致用,若是只有名头,并无真才实学,所有一切都是纸上谈兵,那这元不元的对我意义不大。”

    “至于旁人如何想,那我就更管不了,别人看不惯我,背地里骂我,我也不知道,生气跳脚的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