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也算是坐稳了不是?”
李兴武笑着回道:“那的确是这个理!我以前就是没你脑子灵活,不知道拿成绩站稳脚步的事情。所以你看我现在,不就被打入冷宫,整天要在这晒太阳了!”
俩人抽着烟闲聊着,一根烟以后叶知秋算是听明白了。以前李兴武帮忙收过猪,不过他压价压有点狠,导致人家不卖猪给他了,断了一条很好的路子。不过这个事情很正常,换谁都大差不差会这样干。
明明能挣五块钱的采购活,谁愿意挣五毛钱啊?这也是时代的局限性,因为工作一转正式工,那就是铁饭碗了!一工作时想要干出成绩的想法,基本上会松懈许多。
叶知秋安慰道:“嗐,换谁都差不多这样干!我是没办法,这玩意李大哥你也知道,没回扣人家哪能卖给咱们对吧!也就是没有根基,那自然就得自己喝汤,让别人去吃肉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李兴武当时没想清楚过来,所以他唏嘘道:“所以说我脑子没你灵活呢!要我还有那条路子,我可以天天在家睡大觉!一年弄几头猪回去,啥事儿都不用愁!”
这种工作状态,也是叶知秋希望的,不过他没这么好的命啊!而且在家也不是啥好事,除非等小妹去育红班了,这样自己就不用被迫教她认字了。
叶知秋在这边和李兴武,聊了一个多小时,有人来卖了一条一斤二两的鲤鱼,李兴武是按照四毛钱收的。
这也让叶知秋知道了,这些采购员基本都是四毛钱收鱼,卖厂里四毛五,就是赚那五分钱差价。
黑心一点压一压价,也能再低个几分钱的采购价。毕竟大热的天气,鱼死了很快就会臭,那就不值钱了。
其实这样算一算,在这收鱼也算不上苦差嘛!好歹一天下来不说多了,几毛钱的差价肯定有。
李兴武口中的苦差,不过是个谦虚的话而已。也有可能赚习惯了,一次几十块钱的大买卖,看不上这这一整天的三瓜两枣,这个也不稀奇。
叶知秋看都溜达出来,快接近两个小时了,索性就和李兴武告别,骑着自行车回家了。
半路上他把驮篓放满了红薯,又在上面绑了一麻袋,起码三百多斤重。
挖红薯的时候,叶知秋都有点气坏了。这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