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酒、撸完串,徐生洲拒绝了萨日娜关于深入了解山丘和草原的提议,晃晃悠悠回到宿舍。打开电脑,直接找到工大物理系网页。还是那句话,这种双非高校里拢共也没几瓣儿大头蒜,再加上有姓氏信息,很快他就锁定了对方的身份:
靳建勇,“天工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大理论物理学科带头人、市理论物理前沿重点实验室主任。入选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长期从事粒子物理、场论、超弦理论和宇宙学等方面研究,取得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创新研究成果,先后在国内外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60多篇,获得高官科技奖励6项,包括国家教委自然科学一等奖、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等……
似乎为了证明自己很牛,在“研究成果”一栏罗列了近40篇论文,像发表在prl、prd、plb、npb等着名期刊上的还特别加粗,甚至标明if是多少。这让刚刚发了一篇国内期刊论文的徐生洲眼热不已。不过这也好,方便按图索骥,省得自己满世界找。
看着下载下来的论文,满屏都是规范场、强耦合系统、引力纠缠熵之类的黑话,徐生洲觉得自己就像个文盲。不用说,他早把大一大二学的那点物理忘到了马里亚纳海沟。好在有了肝书经验,从墙角翻出长毛的《大学物理》,准备从零学起。同时又暗暗庆幸,得亏是理论物理,除了理论就是计算,基本上没什么实验。如果需要做实验,那他就只能放弃了。
——至于为什么论文里没有实验,还需要找女生去实验室帮忙,徐生洲也很纳闷。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徐生洲每天早早起来去图书馆肝书,傍晚去操场跑步,隔三差五还要被温尧敏揪到实验室里当苦力,累得像只无家可归的哈士奇,感觉自己不是大四的,而是重读了一轮高三。
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徐生洲觉得自己终于可以马马虎虎看懂论文里说的是啥,手头积攒的1200多点积分也勉强可以刷一波存在感。于是选个良辰吉日,沐浴更衣,找了间安静的自习室,把自认为有问题的七八篇论文都摆在面前,心中默念:
“使用初级超凡卓绝的学术眼光!”
念的时候感觉非常中二,简直羞耻感爆棚,但效果绝对杠杠的!念完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