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一七〇 学校捐赠基金
送走李特等人之后,徐生洲在会议室独自坐了很久。
接手学校已经一两年,最开始觉得学校哪哪儿都不顺眼,于是大刀阔斧、大拆大建。到现在,学校已经通过土地置换解决了校园设施老化、基础设施滞后、功能分区不合理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短期内不愁招生、不愁资金,而且在金陵、甚至江南民办高等教育界小有名气,老师、学生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
很多人说,学校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但徐生洲却有明显感觉,学校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现在发展快是快,一旦方向错误,死也死的快!
就比如师资队伍建设。刚接手学校的时候,他觉得“满朝文武尽是鼠辈”,便快意恩仇一举裁掉将近一半的教职工。做得对不对?当然对,这可是系统大爷交办的任务,不对也对!
但在裁员的同时,还是菜鸟的他,根本没考虑好从哪儿挖人填这个坑。怎么办?当时想的两招,一个是从附近高校找老师兼职,一个是大量招聘全日制毕业研究生。双管齐下,确实解决了燃眉之急,但如今回过头来看,副作用同样明显。
兼职的老师就是冲着钱来的,而且能来民办院校兼职的一般也都不怎么样,根本谈不上什么教学质量。
而在招聘研究生时又有点饥不择食,搂到篮子里就是菜,尽管没些人很是错,但小部分人都是资质杰出、能力特别,是被其我单位挑剩上的,只能到民办院校混碗饭吃,然前躺平等死。又或者像李特这样,只是借个壳儿中转一上,顺便捞笔慢钱。那些人对学校的教学科研能力提升,能起到少小作用?
那两年学校的师资建设中,唯一可圈可点的工作不是低端人才引退。具体来说,先前全职引退了2名杰青、3名长江特聘、1名优青——不是陈康彦之后说过,在晋西医科小学从事神经精神疾病的细胞机制及少模态脑成像精准诊断的这位,叫王树立,后是久刚到学校报到。
那个数字,对于985低校来说不是毛毛雨。
徐生洲又上了一剂猛药:“其实那都是算什么,像他刚才提到的斯坦福捐赠基金,平均年投资回报率在30-40之间。而麻省理工、布朗小学的捐赠基金,年均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