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人员都把它当成证道的地方。
发表一篇,天下知名!
所以,哪怕大家都知道《acta ath》每年发文量只有10篇左右,其中还包括约稿,但投稿的热情依然不减,几乎每天网站的投稿系统都会被各种论文塞满,不乏世界各地民科破解哥德巴赫猜想、证明黎曼假设的“鸿篇巨着”。这就需要包括费德里科在内的编辑部工作人员,定期对投稿系统里的论文进行清理分类、初步筛选,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论文呈递到编委面前。
工作看似简单,其实既考验学识又考验眼光,普通的数学博士根本难以胜任。
——托比亚斯教授之所以能够包容费德里科这位唠叨且固执的环保主义者,原因在此!
费德里科毫不迟疑地拿起最上面的那一本论文,没错,是一本。足足320页,可不就是一本?他把它递给托比亚斯:“如果要我推荐,那肯定是这篇论文。”
“因为它浪费的纸张最多?”托比亚斯开玩笑的。
费德里科道:“虽然它很厚,但它对得起每一页纸张。不像有些论文,多看一眼都是浪费,不,把它们写出来就是制造垃圾和污染。”
托比亚斯看了看标题:“《spatially ergodic theory》(空间遍历理论)?”
“作者自己创造的理论工具,融合了统计物理、概率论、代数几何等多学科理论,用来解析复杂对象的形状。虽然我有很多都看不懂,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富有创造力的理论!”费德里科努力解释道。
托比亚斯皱起眉头:“作者来自远东的一所普通(noral)大学,还是个在读的博士生?”
“他是邱欣东的博士生。”
一个名字,胜过千言万语。
或许这就是拜入名师门下的好处。
托比亚斯态度终于认真起来,仔细打量作者的名字:“名字看上去有些眼熟。费德里科,你有印象吗?”
查找并掌握投稿者的身份,也是编辑部工作人员的职责之一,毕竟那些着名高校的数学教授、有创造力的数学天才、曾经发表过着名论文的研究者,投稿总是让人更有信心,不是吗?
费德里科点点头:“我收到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