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史上最强大学 > 一八七、审稿(下)(2/4)
出来了。

    相比之下,简文桐的论文更像拳击运动员练跳水,勇猛有余而精巧不足。平心而论,简文桐的数学天赋还不及衡平,能拿到京城师范大学的博士学位,全凭一股子沉下心钻研的狠劲儿。即便现在也是如此。所以在写论文的时候,难免以笨功夫为主。

    至于石新科,则像缺乏锻炼的芦柴棒测试曲臂悬垂,那副龇牙咧嘴、死乞白赖的垂死挣扎模样,别人看着都费劲。关键是瞧他辛辛苦苦半天,结果测试不及格!

    如今更多的论文摆在自己的面前等待审核,仿佛是要让自己品尝人生百味。

    因为徐生洲在给《数学月刊》编辑部的回信中,表明自己主要的研究领域是代数几何和概率论。大概编辑部也觉得徐生洲专长在此,转给他审稿的论文基本上都是代数几何方向。

    他像批阅奏折似的,先打开一篇,是中文的。

    不错,中文有亲切感。只是看惯了英文论文,再看中文论文,尤其还是数学论文,总有点穿着京剧行头唱男高音的感觉。但不要紧,语言只有习不习惯的问题,并无高下优劣之分。相反,中文看起来更有一清到底的通透感,什么意思都能看得出来。

    一目十行。

    字面意思的“一目十行”。不是徐生洲马虎,而是论文就那么平易近人、老妪能解,都不用怎么太费脑子。就像纯洁男孩子的第一次,甚至都没尝清到底什么味道,就匆匆煞了尾。

    就这?

    徐生洲有些懵逼。想当初,自己从系统大爷那里倒腾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发在这本《数学月刊》上,也不像这么敷衍潦草啊!究竟是杂志门槛变低了,还是这届论文作者不行?

    他刚想给出“直接拒稿”的意见,忽然想到这是自己第一次审稿,大过年的,不要说开门大吉,至少不能给人留下“恃才傲物”“得志便猖狂”的印象。

    那么,这篇论文应该怎么处理?

    首先,要大改,把那些没用的空话、废话全部删掉。徐生洲直接帮他删掉了一大半的篇幅,虽然只剩下两三页纸,却明显充实饱满许多。

    其次,还要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花了大半个小时,终于找到了一个既适合对方水准、又切合论文主题的更深入一些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