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史上最强大学 > 一九六、gtm52(2/5)
篇含水量能跟西瓜媲美的初级新手论文。就像面对300斤的姑娘,昧着良心夸她身材好,夜里会内疚到失眠的,只能称赞她的人品、她的温柔。

    曾奕霖倒是个懂事的,知道弦外之音是什么:“非常抱歉,我的论文不是很成熟、很深入……”

    徐生洲笑道:“你才刚读研究生,代数几何本身入门又比较困难,不够深入也在情理之中。再多学习几年,自然而然就会沉浸其中。”

    曾奕霖头垂得更低:“我已经研三了……”

    现场气氛一度非常尴尬。

    徐生洲脚趾直扣地:请问,能撤回上一条语音吗?

    这时马平川笑着打圆场道:“就像小徐说的,代数几何难度非常大,咱们学院很多学生碰都不敢碰,小曾能够入门,已经非常难得了!但你不能拿小徐作为标杆来衡量自己,毕竟他是本科就能发‘四大’的奇才,别说咱们国内,就在国际上,那也是年轻一辈的翘楚。”

    曾奕霖非常认同地点点头:“徐神确实非常厉害!虽然写的论文我看不懂,可在审稿意见中对我论文的修改、还有给我的提示指点,都让我受益匪浅,甚至可以说是拨云见日,给我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马平川道:“小曾的导师韩成路教授,小徐你可能不太认识吧?”

    徐生洲表示自己半路出家,确实不认识这位圈内大佬。事实上,别说没看过他的论文,就连在论文的参考文献都没见过他的名字。

    马平川也知道会是什么答案,径自说了下去:“韩教授也是我大学老师,是国内较早一批研究代数几何的学者,特别在普及推广、培养人才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徐生洲顿时了然。

    所谓“普及推广、培养人才”,意味着这位韩教授在学术创新上没什么贡献,只是在代数几何刚传入国内时抢了前排、吃了头汤。要是他自己争气,或者他的弟子里出了大牛,没准儿能把他捧成国内代数几何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或“主要开创者之一”。如果没有,也就只能在学校或学院的历史中留下个名字。

    徐生洲知道该客套几句了:“韩教授那是对我国代数几何的发展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功的。”

    ——三十年后,徒子徒孙们给韩教授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