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反之亦然同理,推论自然成立。略去过程qed,由上可知证毕。’至此,我关于空间遍历理论和冰雹猜想的证明全部讲完,也可以说一句‘qed’。感谢大家的这几天的倾听。谢谢!”
台下顿时掌声如潮。
单反相机的快门声伴着闪光灯响成一片。
张安平手持话筒走上台来:“感谢各位朋友的大驾光临和认真聆听。现在,《acta ath》杂志主编托比亚斯先生正在征询各位特约评审员的意见,最终的评审结果还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公布。各位记者朋友可以趁这个机会,向我们徐生洲老师提几个问题。想提问的举手?”
“我!”
“这里、这里!”
张安平随手一指:“这位记者朋友,你来提问。”
一个年轻漂亮的女记者站了起来,拿着话筒清脆地问道:“你好,徐老师,我是央妈记者顾泠泠。我们注意到,最近网络上有很多人声称空间遍历理论并非是你原创,而是借鉴了一位叫卢勇的研究者的成果。对此你怎么看?”
估计谁也没想到央妈的记者居然这么尖锐犀利,会场一时间陷入静寂。
徐生洲和张安平隐晦地对视一眼。
显然,顾泠泠就是个卧底!
徐生洲关掉ppt,打开电脑上的一个文件夹,将里面东西投屏出来:“感谢顾记者的提问。本来我也想把来龙去脉告诉大家,正好借此机会一并说明。事实是这样的,大约1年前,我到某单位进行学术交流,毫无心机地公布了我对解决霍奇猜想的思路及构建空间遍历理论的尝试。当时卢勇作为博士生也在座,听到了我的报告内容。大家请看,这就是该单位就我去演讲、演讲内容被旁听者卢勇抄袭等的具体经过,向我所做的书面说明。”
图片虽然做了一定处理,但有心人不难看出,所谓的“某单位”正是留美大学数学中心。
邱欣东在台下面无波澜,至于他心中是怎么想的,就没人知道了。
徐生洲接着介绍道:“后来,卢勇到米国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做博士后,把我的尝试乔装打扮,换了新面目,很多地方还加入了自己的发挥,取名‘解析递归理论’发表在arxiv网站上。当然他的发挥基本上背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