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生洲真心建议张安平,要不咱们数院办个数学新闻系吧!真的,保证分分钟进入世一流!
张安平叹口气道:“老王也是生不逢时。十几年前参加院士增选,前面积压很多人,需要论资排辈。终于熬到资历够了,现在又更看重学术成果,年轻一辈反而冲到了前头。来来回回折腾了五六届,原来香喷喷的鸡腿也变成了鸡肋,当选无望,弃之又可惜。”
徐生洲跟着感叹道:“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吗?”
张安平又道:“要说老王的资历、能力基本上都是足够的,能多次进入院士增选第二轮,就已经足以说明。但就是差点火候!”
徐生洲好奇地追问道:“差在哪里?”
张安平躺在旋转座椅上玩味地说道:“当然是很多因素,比如学科影响力?比如学校能力?等等。其实老王不是个例,很多非常优秀的候选人都卡在了第二轮,而且不止一次、两次。每次都处在能上、能不上的边缘,然后被pk下来,知道为什么吗?”
这就很微妙了!
徐生洲揣测道:“因为有仇家?”
“有仇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这能上、能不上的关键节点上,需要有人力挺你一下,才能翻过这一关。”
徐生洲更好奇:“咱们师大数院,有严老师、成老师两位院士力挺,王教授还折腾这么多回?”
张安平摇摇头:“我们有两位院士,顶多能让自己人不被暗箱操作,却不能保证一定上。要想当选,还得更有力的人支持,比如说数理学部院士增选的时候,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或菲尔兹奖得主出面给他站台。”
徐生洲瞪大眼睛:“你是说邱欣东先生?”
众所周知,邱老爷子和燕大帮不对付,简直势同水火,偏偏燕大那帮人在数理学部一手遮天。邱老爷子出面站台?那还不是站谁死谁,比《死神来了》都准!
张安平被噎了几秒钟:“呃……邱院士的问题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总之,在关键时刻有人力挺,结果就会截然不同,所造成的后续影响也会不同。”
徐生洲点点头。
一个人是院士还是杰青,待遇天差地别。
同样道理,一个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