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尽管姥姥不亲、舅舅不爱,至少也有好几块“xxxx国家教委工程研究中心”“京城xxxx重点实验室”之类的牌子挂在门口。
而高大上一点的院系,挂的都是“xxxx国家重点实验室”“xxxx国家工程研究中心”“xxxx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那些部级重点实验室的牌子只能蜷缩在角落里。
什么“省林业系统重点实验室”?
听都没听说过!
陈康彦解释道:“含金量可能不高,但也算是实打实的省级科研平台。作为民办高校,能有一个,也是很不错的。”
徐生洲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咱们是民办大专!要饭的就别嫌窝头个儿小了,有就不错了!
想什么四菜一汤呢?
徐生洲咬咬牙:“以后咱们一定要搞个像样的高官重点实验室,甚至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陈康彦也深有同感:“科研要做大做强,必须要有像样的科研平台。”
这年头,从2到普通地方院校,大家都在挤破头搞科研。那么,科研都是以什么形式搞的?
普通的地方本科院校就是看有没有项目。
你拿到了省里面的面上项目?不错哦,是个人才。
拿到了国自然的面上项目?大佬啊!!喝茶、喝茶。
高级一点的本科院校,就是省里的各种大学、低配版211,主要看博士、硕士学位点。
有硕士学位点,说明你的学科建设有点样子了,可以去全国性的学会里露个脸,也可以去有必格的学术会议上打打秋风。
有博士学位点?那你在省里基本可以平趟了,有机会和各路大佬吹吹水、聊聊天,甚至能在全国性的学会里弄个理事当当。
再高级一点的大学,比如说中高档211、末流985,主要是搞平台。
常规点的是国家教委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或者省里的重点实验室,牛逼点的是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这样一座实验室,就相当于有了一块根据地,在学科领域里你就是个山头,排排坐、分果果的时候少不了你一份。
更高级一点的大学,基本上就算是名校了,主要玩奖项和帽子。